白酒企業走出去,仍不易。
致力于海外推廣的貴州茅臺(600519.SH,下稱“茅臺”),最新戰績如何?
近日在2019年海外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通報稱,截至10月31日,共完成出口茅臺酒及系列酒1576.82噸,銷售金額3.69億美元。新增1家試銷商和10家海外專賣店,目前共有分布于五大洲64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家海外經銷商。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4個,比去年增加6個,海外市場布局日趨完善。
如果單純看銷售額的話,換算成人民幣約在25.83億元。而在2018年全年,茅臺海外銷售收入是28.93億元。
今年以來,茅臺在海外市場推廣上,力度有所加強。據茅臺方面介紹,在渠道上,主要是在薄弱市場上持續發力,幫助經銷商發展、健全終端渠道等。今年茅臺進出口公司與各國經銷商共同策劃,在全球組織贊助了310場活動,幾乎每天都有“茅臺故事”在世界各地上演。
不過,對于茅臺這樣一家年度營收超過700億元的白酒企業來說,目前海外銷售額的貢獻仍是微乎其微。
茅臺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外銷,到1993年獲得進口權,至今已26年,經銷商從無到有,營銷網絡逐步完善,品牌塑造逐步建立。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坦誠表示,茅臺的“走出去”,是一條艱辛之路。
走出去不易,這并非是茅臺一家面臨的挑戰,應該說這是整個白酒行業的共性。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白酒出口額6.65億美元,出口額僅為進口額的48%;其中,茅臺就已占了“半壁江山”,出口額占了行業比例的65%。前期,亦有白酒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白酒要走出去,困難重重,這涉及到文化、產品、價格等多重挑戰。
李保芳在上述經銷商大會上表示,中國白酒要真正走向國際化,還要做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
“客觀地看,現階段海外市場消費培育難度大、任務重,消費群體以華人為主,主流消費的比例增長過慢;市場發展不均衡、產品結構失衡問題仍然存在。”李保芳表示,針對這些問題和短板,茅臺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究,拿出拓展市場、培育國際茅粉的有效措施和辦法,加快推進茅臺國際化進程。
就茅臺海外市場來說,李保芳表示,明年計劃規模原則上將維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李保芳亦在上述經銷商大會上亦否認茅臺酒要漲價問題。“從根本上講,我們是對各位經銷商負責,更是對消費者誠信。那就是,達不到質量標準的產品絕不允許出廠,也絕不因為市場短缺而瘋狂漲價。”他強調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