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思黛樂集團是歐洲第一大葡萄酒生產商,始創于1949年,總部設在法國波爾多。其產品遍布全球五大洲,進入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在葡萄酒的出口、生產、裝瓶以及銷售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作為最具潛力的葡萄酒市場也備受卡思黛樂現任掌門人阿蘭?卡思黛樂的關注,他認為目前中國市場的回落有助于商企進行充分調整,擠壓掉之前的泡沫,而未來2~3年后,中國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葡萄酒市場發展高峰,甚至成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
中國葡萄酒消費三年后或可突破60億瓶
自2011年,中國就已經取代英國成為CASTEL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其消費的高速增長是我們所期望的,但如今中國市場普遍性的銷售回落,讓我們更有時間去調整,從而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未來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依舊,我相信,2~3年后,中國會迎來新的高峰。
對中國有如此大的信心是有據可循的。從全球看,北歐、比利時、德國等傳統葡萄酒消費國家,其增長比例雖不十分明顯,但十分穩定,葡萄酒消費習慣根深蒂固,屬于基礎型市場;美國的消費總量最大,但就人均而言的消費量仍然有限,屬于開發型市場;中國則無論消費總量還是人均消費量都具有很大的可挖掘性和上升空間,屬于培育型市場。通過國內外酒企和酒商的深度培育,中國所蘊含的巨大消費潛力將會被激發出來,從而帶動市場消費量更上一個臺階。這是葡萄酒消費在中國發展的必然階段,同時也是我對未來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原因所在。根據Vinexpo的預測,未來3~4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將會達到60億瓶,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葡萄酒消費國。而我在與中國本土葡萄酒企業巨頭交流時,也對此有共同的認知。
競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我在香港Vinexpo上看到非常多的展商,我也在問自己,我如何才能把我的產品賣出去?但我同時也看到很多年輕的小伙子在站臺上喝酒,并且對葡萄酒的知識非常熟悉。這讓我想起第一次來中國時,看到很多人喝葡萄酒還都在兌雪碧,短短幾年時間,中國的消費者就已經越來越成熟。所以,盡管競爭越來越激烈,但競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失去信心。
但是,信心歸信心,我們還必須想到“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代理商的需求是什么?”在我看來,商家的需求不外乎四個方面:一是產品的質量;二是產品的性價比;三是企業所能提供產品的豐富度,即產品品類是否全面;四是就各個方面而言誰更加專業,專業體現在市場推廣、品牌塑造以及售后服務等多個方面。這些方面CASTEL都頗為專業,也是CASTEL的核心優勢所在。
協助酒商減少庫存,根據當前中國市場的葡萄酒消費趨勢而言,我們力求幫助酒商在個人消費市場與團購市場間找到一種平衡。要求我們的亞太區域辦公室,每隔一段時間就派人去核實一下客戶的存貨量,從而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
年輕群體和個人消費成為待挖掘焦點
如果將不同渠道的葡萄酒消費情況按比例統計,以往的情況大概是:大宗采購占50%,個人消費占30%,餐飲占15%,其他占5%。但新的市場變化顯示,因受到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影響,中國的個人消費能力在迅速顯現。個人消費市場主力消費群是年輕人,他們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葡萄酒消費的生力軍。今年初,我們也配合新消費群體的需求,將“菲嘗”系列水果葡萄酒引進國內市場;同時在法國組建了新的公司,專營桃紅起泡酒,該款產品亦是法國波馬利合資公司的主打產品。這些都是適應新消費群體的產品架構調整,同時也體現了當前低酒精度飲品的一個趨勢。
新的市場環境開啟“價格重塑體系”進程
在我看來,中國市場上的很多葡萄酒價格是虛高的,這也是市場發展初期的必然表現。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往的暴利時代已然臨近結束邊緣,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調整。我們推出產品銷售的建議指導價,從而希望可以讓產品在終端市場上根據競爭力,加速產品銷售流動。在指導價實施的過程中,最初也遇到了些阻力,但在我們的中國團隊講解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某種程度上而言,虛高的價格反而會降低產品的出售率,致使庫存增加。
愿為中國酒企走向國際鋪設橋梁
CASTEL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是與中國的葡萄酒企業相互合作展開的,近兩年,中國本土的葡萄酒企業也在快速發展,我們已經計劃引導中國生產商走向國際,比如尼古拉在歐洲有超過530家店,其中就有張裕的葡萄酒,這項工作我們是在兩年前開始進行的。實際上,中國本土的葡萄酒在歐洲市場的增長也在不斷加快。一個原因是,歐洲的中餐廳在不斷增長,配合這些中餐廳,中國國內葡萄酒的銷量也在不斷增長,同時,國外留學生在他鄉看到自己國家的產品自然會倍感親切,因此,其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我相信,調整只是短暫的休憩,是為了可以走出更長更遠的路。2014年,我期待CASTEL能實現20%的增長,并相信我們在中國的團隊以及與我們多年深交的合作伙伴們,更加相信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