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中清酒業釀造技藝發展中心成立大會上,牛欄山酒廠廠長宋克偉作為該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發言時,提出了牛欄山要在2020年實現百億目標。這個講話當時就吸引了所有的參會者,因為這是牛欄山首次提出百億目標。就是那個低調的牛欄山!
她不低調了嗎?
其實牛欄山已經沒辦法低調了,這頭牛已漸成龐然大物。宋克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截至到今年十月份,牛欄山已經完成50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3%,“估計全年下來,應該有60億多一些”。顯然,牛欄山在白酒行業前十強的位置今年估計還要前移。
根據宋廠長介紹,牛欄山已經制定出了四五規劃,即2016年到2020年的企業發展規劃,這個規劃里有個核心內容就是用五年時間達到百億目標。最近三年,盡管整個白酒行業呈現下行態勢,但牛欄山每年增幅均達到兩位數,2015年乃三年來比較困難的一年,但牛欄山依然保持了穩定,所以按照2015年的60億出頭的基礎來估算,即使每年增長10%,牛欄山五年后達到百億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其實按照宋克偉廠長自己的估算,“每年增長七八個點,五年就可以達到”。
從市場層面看,牛欄山的百億規劃其實是有基礎的。發展到今天,牛欄山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區域性企業了,成為一個典型的全國化企業,其市場其實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北京市場,這是牛欄山的核心市場,這個市場早在2012年已經超過20億元。最近三年北京市場經受住了考驗,盡管有所波動,但這兩年已經穩住。在北京這個特別的市場,牛欄山是全產品線存在,尤其是中高檔產品為主,這也是全國化市場的引擎之一。
第二層是較為成熟的北方市場,主要是長江以北,又可分為環北京市場(比如河北、內蒙古、東北、天津等)和其他區域市場。其中河北是環北京市場的典型,調整期經受住了考驗,依然穩居外埠第一市場。而類似山東、河南這些離北京較遠的區域近年來增長更為迅猛,完全不受大環境的影響。對于這類偏成熟市場,牛欄山下一步計劃是在穩定老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扁平化的策略,導入更多的產品。前期“牛欄山陳釀”是開路先鋒,為牛欄山全國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后宋克偉的想法是整個產品縱隊要跟上,“北京暢銷的三牛、經典這些中高價位的產品會逐步導入,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找這樣的產品了”。
第三層則是長江以南市場,這類市場空白點較多,增速更是超過山東、河南那些地區,比如長三角區域是牛欄山今年來著重開拓的區域,據記者調查,增幅幾乎翻番,尤其是江蘇市場,今年銷售額有望超過2個億,按照目前的增長勢頭,明后年長三角區域可能超過5億元規模。
從產品來說,“陳釀”是牛欄山全國化的先鋒,宋克偉坦言,“這個價位的市場非常之大,不可想象,在一個省即使占有5%的市場份額,能見度也不算多高”。 對于該產品的“蔓延”會影響牛欄山整體的品牌定位,他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對于一個品牌來說,首要的是要讓消費者喝起來,而不是看到廣告,喝牛欄山的消費者多了,產品升級自然就容易了”。北京市場的巨大成功讓這個企業有信心把首都的經驗復制到全國去,也許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
在這個過程中,百億目標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節點而已!宋克偉表示,牛欄山加入百億陣營后,將讓酒業百億俱樂部多了一個民酒企業,這在行業內將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前面的幾個百億企業均為名酒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