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間,山西汾酒發布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103.74億元,同比增長13.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61億元,同比增長43.78%。
山西汾酒稱,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加主要系本期營業收入增加,稅負降低,凈利潤增加以及上年度收購少數股東權益所致。
作為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山西汾酒歷史悠久,其品牌、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一度為白酒行業龍頭,被稱為“汾老大”。1998年山西假酒案后,山西酒業一蹶不振。受此波及的山西汾酒銷量大幅降低,省外市場幾乎損失殆盡。此后,隨著白酒“黃金時代”的到來,汾酒集團未能聚焦發展大單品戰略,而是海量發展貼牌經銷商,引發貼牌產品與自營產品的惡性競爭,再度拉低品牌美譽度。2017年,山西拉開國企國資改革大幕,汾酒最先成為試點。
繼2018年至2019年業績實現穩步增長后,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業績再增三成。伴隨著業績增長,今年以來,山西汾酒股價漲幅達158.83%。
10月15日,山西汾酒收盤價221.72元/股,市值逼近2000億元。從股價破百到躋身白酒行業股價第三名,汾酒只用了不到7個月。
風頭正勁,山西汾酒亮麗業績背后卻隱含憂患。
與其他白酒同行相比較,截至三季度末,山西汾酒的銷售凈利率(23.87%)明顯低于市值相仿的洋河股份(38.01%)和瀘州老窖(41.29%),僅高于以牛欄山二鍋頭為代表產品的順鑫農業(3.59%)。
此外,近三年來,山西汾酒的銷售費用增速顯著高于營收增速。今年第三季度,山西汾酒的銷售費用高達5.81億元,同比增長103%,已和營收增長拉開較大差距。
山西汾酒股價走高之際,已有多名大股東減持。
據三季報,前十大股東中,已有6大股東對山西汾酒進行了減持。減持的股東包括4家基金,另外兩大股東則分別是汾酒集團和山西杏花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山西汾酒9月1日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汾酒集團通過大宗交易轉讓其持有的1057萬股公司無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21%,轉讓總金額約15.6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