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備受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十九大的順利召開為中國未來發展規劃了藍圖以及發展方向。會上習近平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而隨著農業技術的提高,現代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使貧困地區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為響應國家扶貧政策號召,茅臺生態農業公司積極投身到扶貧浪潮中,自身發展的同時,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農業科技創新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一些重大品種和技術方面都有很好的進展,一些設施技術在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已經超過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5%,現在小麥基本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的收獲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2016年穩定在96%,這些都是很好的證明。農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力量,廣泛的運用現代技術到農業生產中,能夠大幅度的增加農業產值。
茅臺生態農業公司秉承茅臺集團社會責任理念,立足于國家級貧困縣——丹寨,響應國家扶貧政策號召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結合丹寨豐富的藍莓資源,因地制宜,升級藍莓種植技術,并在生產和加工環節嚴格把關,為長期沒有經濟效益的丹寨縣帶來生機。
以丹寨縣老八寨村缽栽藍莓基地為例,通過缽栽的方式種植藍莓,再結合本公司專有的土壤改良技術,不僅有利于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加有機質含量,同時更便于藍莓根系吸附土壤中的礦物離子,在改良土壤的同時,提高藍莓的存活率。通過這種種植方法,不僅增加了藍莓基質的透氣性和排水性,還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取土、配基質、修剪、采摘及苗木的轉運等農事活動,大大方便了藍莓的生產和管理,也提高了規避風險的能力。從藍莓種植入手,茅臺生態農業公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丹寨地區農民經濟收入,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邁進。
“一帶一路”引領潮流 “走出去”成趨勢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今年5月,中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一道勾畫“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愿景,提出一系列支持參與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務實舉措。茅臺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茅臺集團子公司,緊跟“一帶一路”戰略步伐,借助十九大的東風,堅持“走出去”的戰略部署,在農產品貿易合作、人才技術、經營管理方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企業學習交流,強大自身的同時,提高國際市場份額以及品牌影響力。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圓滿閉幕,我們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茅臺生態農業公司一定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加強現代農業建設,不斷開拓進取,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