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葡酒業”)8月15日發布公告顯示,企業擬將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徐州中信國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州電商”) 的過半股權進行轉讓。有觀點指出,主營業務連年虧損的中葡酒業,在此前重組國安鋰業尋求新利潤點的嘗試失敗后,耗費巨大成本卻未能盈利的電商業務,成為中葡酒業“節流”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根據公告,中葡酒業將徐州電商的64.92%股權進行轉讓,其中30.00%股權轉讓給中信國安(西藏)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新基金”),28.00%股權轉讓給江蘇普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4.74%股權轉讓給安徽大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18%股權轉讓給徐州市通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合計64.92%股份最終交易價格 為3,342.21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徐州電商將不再納入中葡酒業合并報表范圍。需要注意的是,中葡酒業控股股東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同時也是創新基金大股東,且中葡酒業也持有創新基金8.75%的股權, 因此本次交易構成了關聯交易,關聯交易金額為1544.46萬元。
對于此次交易,中葡酒業解釋為是為了滿足徐州電商業務快速發展的多方位需求,借助包括創新基金等受讓方的資金和平臺優勢,幫助徐州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同時,本次交易完成后徐州電商不再納入中葡酒業合并報表范圍,能夠進一步優化企業對外投資結構,繼續推進公司葡萄酒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長遠利益。
對此有業內人士則指出,面對國內葡萄酒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競爭實力的不足讓中葡酒業頗有腹背受敵之感,未來的發展前景顯得更不明晰。而此前備受業界關注,金額高達27億元的購買國安鋰業一事,也被認為是尋求新利潤點的嘗試。但隨著收購的失敗,使得企業更難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故此次大手筆出讓已占據企業成本近半比例的電商業務,可以看作是中葡酒業試圖扭轉業績頹勢的一次嘗試。據中葡酒業2017年年報顯示,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29.41%,主要原因便是本年徐州電商業務新起步造成成本較高所致,而電商類的成本,已占據中葡酒業2017年總成本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