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茅臺集團2017年上半年生產經營會傳遞出的信息令國酒人無比振奮,意味著茅臺集團圓滿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茅臺銷售收入首次在半年時間內突破300億元關口,集團公司白酒產量66120噸,同比增長29.89%,高出行業23個百分點;白酒銷量52115噸,同比增長37.8%,高出行業31個百分點;上交稅金142億元,同比增長50%,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8.3%……
年內實現600億目標或問題不大!
會議透露,茅臺酒股份公司的半年報也披露了茅臺史上最佳業績,各項核心財務指標增勢強勁,市值保持6000億元左右、約占全國19家白酒上市企業總市值的50%,并從今年4月起,超過世界酒業巨頭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
袁仁國對上半年成績的概括是:“總體來看,公司上半年‘穩’的格局不斷鞏固,‘快’的勢頭得以持續,“升”的態勢更加明顯,呈現出‘九大亮點’,即生產質量持續向好、市場營銷持續轉型、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生態建設持續推進、文化揚企持續加強、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社會責任持續彰顯。”
李保芳表示,今年以來,茅臺緊緊圍繞“6543210”計劃,堅持穩中求進、創新轉型,扎實推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圓滿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順利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茅臺集團整體呈現“生產更穩、銷售更旺、效益更好、發展更快、后勁更足”的態勢。
上半年,茅臺的精彩還不僅僅在酒業,社會責任、金融產業等方面也頻頻有引人矚目的大手筆落地:華貴人壽保險公司開業運營,半年保費收入已超1000萬元;引進深圳華昱集團、修正集團和中國物流等戰略合作伙伴;茅臺機場成功試飛,預計9月可通航;茅臺學院獲教育部批設,已正式招生600人;走訪五糧液公司,共推產業發展。
強力穩定茅臺酒價格取得一定成效,下半年絕不推高價格
開年以來,供需矛盾突出成為茅臺酒營銷面臨的最大問題。茅臺始終以市場和顧客為中心,一手抓計劃,一手穩價格,較好地平衡了市場供需,穩住了市場價格。一方面,根據區域、渠道、產品和時間等不同維度,科學統籌生產、銷售與配送,合理安排市場投放,較好地把握了工作節奏,平衡了市場供需;另一方面,茅臺始終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突出廠家、經銷商、消費者三方利益平衡的工作重心,采取強有力措施,科學引導、合理疏導,留出了經銷商適度收益的盈利空間,穩住了消費者能買愿買的價格區間,較好地防止了價格過快上漲。
不熟下半年工作時,李保芳指出,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國慶、中秋臨近,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最大的政治。茅臺要堅定不移、鐵腕穩價,堅持以誠信贏得聲譽,以責任贏得人心。切實把茅臺酒的市場價格穩住、管好,絕不推高國內白酒價格,給國家、行業帶來負面影響,讓老百姓“罵娘”。根據安排,茅臺將于9月5日在北京召開專題座談會議,召集有代表性的經銷商,與茅臺共同發聲,向社會公開傳遞穩定價格的信號。
穩市場方面,在行業逐步回暖復蘇,大多名酒企業紛紛提價的背景下,茅臺堅持自2013年來實行的出廠價不變,從講政治、講誠信、守紀律、利國利民、遵循市場規律、防止破窗效應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高度,不斷加強市場管控,防止價格過快上漲。茅臺市場價格波動小、漲幅小,保持在合理區間,有利于廣大消費者,也有利于經濟發展。穩增長方面,要客觀看到,白酒行業供大于求、產大于銷、市場競爭激烈的根本狀況沒有改變。
下半年:推動習酒上市,繼續加強行業互動
李保芳表示,下半年,茅臺要與兄弟企業、行業協會保持良好互動,為茅臺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要加快把茅臺黨建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全力推動習酒上市。同時,要提前謀劃好明年工作,為打造“千億茅臺”贏得更多主動。
穩生產、穩市場、穩增長,穩中求進是茅臺下半年的工作目標。黨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關鍵在企業,難點也在企業。
袁仁國指出,穩生產方面,在保證醬香及合格率達到要求的前提下,確保完成2017年度茅臺酒基酒產量4.2萬噸、系列酒產量2萬噸目標任務。推進大數據+生產,為傳統釀酒增添新動能,讓茅臺酒釀造向“智造”轉變。
袁仁國強調,茅臺公司2017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實施“6543210”計劃:“6”是銷售收入躍上600億元臺階;“5”是增加值躍上500億元臺階,完成茅臺酒、醬香系列酒銷售量5萬噸以上;“4”是完成茅臺酒基酒產量4.2萬噸以上;“3”是利潤總額躍上300億元臺階;“2”是上交稅收躍上200億元臺階,品牌無形資產突破2000億元;“1”是資產總額躍上1500億元臺階,打造一流廠區,向國際一流企業邁進;“0”是質量零缺陷,食品安全零事故,安全生產實現“雙百雙零三低”。
袁仁國、李保芳表示,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打造“千億茅臺”的關鍵一年。茅臺開工建設茅臺酒基酒新增產能項目,布局完善國內外市場體系,在國內高鐵沿線主要大城市、省內有條件的支線機場,開設茅臺酒和系列酒專賣店,進一步完善國內市場營銷體系,深度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走出去”,優化布局國外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條件的首都機場,開設標準茅臺專賣店;成立茅臺研究院(茅臺智庫),建立茅臺大數據研究中心,用數據指導生產經營、推動改革發展,變“制造”為“智造”;系統謀劃、超前考量,籌備設立專門公司,聘請專業人才,深入研究金融板塊發展和資產管理問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讓“閑錢”生“活錢”,讓金融促增長,著力推動協同發展;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深化“質量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