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業家記者獲悉,2019年上半年,汾酒集團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穩健增長。截至6月底,從主要考核指標看,集團預計實現酒類收入64.33億元,同比增長21.49%;預計實現酒類利潤18.06億元,同比增長19.56%,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年同期最高水平,圓滿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汾酒集團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三年目標責任書的最后一年,上半年業績超60億元,無疑讓全年任務的完成吃下一顆定心丸。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全力沖刺,“汾酒速度”再提速
關鍵之年,汾酒絲毫不敢懈怠。
今年一季度,汾酒交出的成績足夠亮眼,實現營業收入40.58億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7億元,同比增長22.58%。一季度營收首破40億元大關,“汾酒速度”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從上半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品牌建設、發力省外、協同華潤是汾酒的三個重要關鍵詞。
就品牌而言,汾酒上半年對青花系列實施控量挺價的政策,保證渠道利益,提升品牌在市場的競爭力。這種情況之下,青花系列上半年的銷售實現新的突破,占比達到60%,足以說明對青花系列的管控成效初現,也能夠看出汾酒對次高端板塊爭奪的“野心”。
與此同時,汾酒對汾牌系列產品進行全面整頓,汾酒系列酒營銷公司將由開發模式轉換為“定制+自營”模式,且對帶有“汾”字字樣的產品一律收回。重要的是,汾酒還出臺相關政策,對跨區域竄貨或低價傾銷等違規行為采取“重拳”整治措施。如此種種,汾酒的品牌價值得以回歸。
省外市場是汾酒近年來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春糖期間舉辦的經銷商大會上,汾酒表示“2019年要舉全公司之力,加速拓展省外市場”,提出了“過長江、破華東、占上海”的口號。此外,汾酒省外市場規劃改為“1(山西)+3(京津冀)+3+13”,并不斷發展優質大商,對重點市場的劃分可以窺見汾酒對省外的重視程度。
據了解,汾酒省外市場的擴張取得實時性進展,省內外占比為5.2:4.8。安信證券調研認為,通過第二季度持續對汾酒的渠道進行跟蹤,包括山西、環山西、華東等樣板市場,第二季度反饋良好,其中山東市場目前經銷商任務進度普遍完成近60%,河南市場表現好于預期,銷售增長顯著修復。
和華潤的戰略合作,為汾酒的發展提供頗多助力。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此前表示,和華潤大學對接,營銷和戰略兩個項目均已落地,并將和華潤合作推出專屬產品,定位次高端,此外,與華潤旗下華潤萬家、怡寶礦泉水銷售渠道、香港渠道也在展開合作。
毫無疑問,聯手華潤是汾酒改革進程重要一筆,借助華潤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以及渠道優勢,為汾酒的注入新鮮血液?梢灶A見的是,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未來協同效果將更加明顯,汾酒的發展勢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2、決勝三年大考,汾酒如何迎戰?
三年再造一個新汾酒。
把時間推回到2017年,汾酒集團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目標考核責任書,要求汾酒集團2017、2018、2019年收入(酒類)增長目標為30%、30%和20%,三年利潤(酒類)增長目標均為25%。自此,汾酒拉開改革的大幕。
兩年多時間,“速度”已然成為汾酒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2018年汾酒實現營業收入93.82 億元,同比增長4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7 億元,同比增長54.01%。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大增,營收已逼近百億大關。
為確保營收實現20%以上增長,汾酒表示,2019將圍繞戰略投資資源整合、加大市場營銷力度、持續推進品牌建設、持續推動科研創新、優化人才隊伍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等六大方面展開工作。
速度之外,汾酒的改革卓有成效,成為國企改革的樣本之一。
除了引入華潤,自2018年11月以來,汾酒已多次收購汾酒集團的關聯資產,其中最近的一次是6月19日,汾酒宣布擬以2575.7萬元現金收購其控股股東汾酒集團所持寶泉涌公司51%股權,所需資金來源為全資子公司汾牌公司自籌資金。
對此,頻頻收購控股股東的相關資產,汾酒的用意在于,通過整體上市的方式來實現混改的目的。雖然這一舉動還未成為現實,但可以看出汾酒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
毋庸置疑,改革激發了汾酒的經營活力,是汾酒實現目標的重要基石。
目前,面對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的良好發展態勢,在六大重點工作的基礎之下,汾酒對下半年的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將著力推進三大重點工程建設:一是全面啟動汾酒品質營銷年工程,二是系統開展汾酒全員團購工程,三是持續推進質化考核工程。
事實上,汾酒集團在去年酒類已經實現110億,今年,股份公司百億已無懸念,屆時,站在一個歷史更高起點,開啟下一個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