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資本市場震蕩,終端市場一路飆升。7月2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白酒板塊全線下跌,“酒王”也被殃及,貴州茅臺開盤股價1672元,當日最低為1650元,總市值為2.1萬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在連續10日維持上漲趨勢后,受整體大盤調整,茅臺股價也出現震蕩回調,從一路走高即將突破1800元時,茅臺股價開始震蕩下滑,甚至最低跌破1600元。反觀終端市場,茅臺酒價格飛起。記者注意到,53度飛天茅臺酒終端市場價格已高至2700元,部分一線城市經銷商甚至喊出3000元的高價。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后期國內投資通道偏窄,市場缺乏優質標的,因此大量的中間商和資本機構瞄準了以國內市場消費為主的茅臺進行投資炒作。茅臺股價的一路高漲,或將引發輿論負面反彈和經營風險加大,出現估值泡沫。而受困供求關系,茅臺終端價格始終高燒難退。雖然茅臺在持續加碼直銷渠道從而干預終端價格,但從現在的情況而言可謂杯水車薪。
泡沫
素有“A股之王”美名的貴州茅臺似乎也跑累了,想要停下來歇歇腳。貴州茅臺自7月14日起,已經在連續3個交易日內出現震蕩調整。這一調整主要來源于整個A股市場的短期調整。
對此,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幾日股價走勢屬于正常的波動。
針對股價近期走勢,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目前茅臺等白酒股價的短期調整是對前期過快上漲的一種修復,預計持續周期不會太長。同時,近期多重利空因素產生共振,共同引發市場暴跌。此外,過去三年,白酒的超額收益特別大,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獲利盤出逃,從而造成短期的調整。從長期來看,白酒無疑是消費股中增長最確定、增速最穩定的一個板塊,仍然是最值得長期持有的品種。
值得關注的是,自7月以來,茅臺在資本市場熱度持續高漲。記者梳理發現,7月1日,53度飛天茅臺官方終端零售定價1499元,盤中股價最高報1506.1元/股,總市值達1.88萬億元。7月6日,茅臺股價、市值雙雙再創新高,收盤股價為1600元/股,當日股價最高摸至1616元/股,總市值達2萬億元。7月9日,茅臺股價再破1700元關口,收盤股價為1706元/股,當日股價最高摸至1712元/股,總市值超過2.14萬億元。
在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茅臺股價此前增長過快,出現回調的短期波動也很正常。同時,茅臺股價過快地增長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炒作的風氣,且茅臺股價的走高并沒有市場基礎支撐,而是處于“空賺”狀態,很有可能將出現很大的估值泡沫。在此情況下,政府層面一定會出面干預。
囤貨
資本市場走勢強勢,茅臺酒在終端市場也是“香餑餑”。飛天茅臺在全國市場缺貨已司空見慣。據悉,北京市場的茅臺直營店早已于5月就完成了全年銷售計劃的一半,53度飛天茅臺在6月已處于缺貨狀態。針對茅臺酒的供不應求,茅臺一高管曾公開回應稱,貨發多了怕市場存貨多,不發貨價格卻猛漲。
即便如此,終端市場的茅臺酒價格也是一路飛起。53度500ml飛天茅臺酒終端零售指導價為1499元/瓶,反觀終端市場的飛天茅臺價格已高至2700元/瓶,甚至春節期間價格已高至3000元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白酒經銷商也告訴記者,目前飛天茅臺在北京市場的經銷商價格在2500-2600元左右。很多客戶都想買茅臺作為收藏,但北京市場的茅臺酒的價格已經被很多大戶壟斷。
對此,蔡學飛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購買茅臺并不是用來喝,而是拿來囤貨升值的”。茅臺酒具備很強的金融屬性,并集投資品、消費品和奢侈品等屬性于一身。在茅臺酒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奢侈品屬性得到進一步凸顯。
可見,稀缺性也成為茅臺控價的矛盾點。據悉,茅臺方面曾公開表示,年內茅臺酒銷售計劃3.45萬噸,相較2019年銷售計劃3.1萬噸多3500噸,增幅為11%左右,預計2025年可銷售增量較大。若2025年可銷售達5萬噸以上,后五年增量部分年復合增長率也可達到8%左右。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茅臺酒市場需求旺盛,但產量有限。茅臺產酒會有相當一部分作為基酒進行儲存。由于市場需求進一步放大,供需關系導致茅臺一瓶難求。同時,飛天茅臺顯然不僅僅是一瓶酒了,而具備很強的金融屬性,被越來越多的人作為一項投資產品,茅臺價格的堅挺和長期儲存可以升值的策略,吸引大批資本入駐。
直營PK大商
為了平衡“一瓶難求”的尷尬,茅臺直營化為自身渠道送來了一劑“降壓藥”。公開資料顯示,茅臺集團于6月簽約22家直銷渠道商,涉及16家區域KA賣場、4家酒類垂直電商和2家煙草零售連鎖。根據協議,將由茅臺方面為渠道商送貨,要求渠道商收到貨后立即開始銷售,確保全國、區域渠道商每日有貨可售。
事實上,茅臺從去年開始以商超、電商、團購客戶為核心,拓展直銷渠道,并在今年先后簽約35家區域性KA賣場、4家酒類垂直電商和2家煙草零售連鎖,以進一步平抑市場價格,推進營銷渠道扁平化改革。
不過,蔡學飛直言,茅臺的直營化,對茅臺的價格平抑只能緩解,很難根治市場。但茅臺的直營化擴張,將進一步縮短銷售鏈條,提升企業對產品流向的監控能力。從直營化的效果來看,仍十分明顯。從經銷商渠道來看,傳統經銷商的占比在下降,線上渠道也能做到精準營銷,避免中間層級的“囤貨”現象,并有利于茅臺系統反腐。
值得關注的是,繼“袁仁國事件”后,茅臺系統兩名高管張家齊、李明燦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審查。同時,茅臺集團的反腐進程也進入執行層面。近日,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馬玉鵬、董事吳德望等7名主要人員已退出董事會,并新增張迪等10余名主要人員。
同時,酒類專家肖竹青還向記者透露,茅臺在渠道市場也已更換多家經銷商。茅臺的直營化也一改曾經的“批條子”模式。同時,高層人員的變動,也說明茅臺集團對反腐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從側面反映了茅臺在“去袁仁國化”上已經進入執行層面,企業調整從決策層進入到管理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