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記者走訪貴州市場的過程中,部分區域酒企和經銷商都對記者提到了“茅臺鴨溪鎮新廠將投產,意在加強中低端產品結構”的消息。
“預計今年年前,新廠就將全面投產”一位茅臺鎮酒廠老板對記者講到:“據業內傳言,該廠生產的產品很有可能是‘百元內價位的醬香型產品’,但具體生產是老系列還是新品牌就不知道了。”據了解,鴨溪鎮位于遵義縣西部,是全省的“黔北四大名鎮”之一。鴨溪鎮不僅作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的“貴州鴨溪窖”釀造地,鴨溪鎮(東經106°37″,北緯27°36″)與茅臺鎮(處于東經106°22″,北緯27°51″)的地理位置更是相同,其兩鎮距離不足50公里。
對此,記者電話聯系了鴨溪鎮的一些經銷商。“確實是這樣的,酒廠在金刀村,叫茅臺生態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一名鴨溪鎮當地的百姓告訴記者:“經常有326國道下來的茅臺酒糟運輸車在那里下貨。”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參與該項目的相關人士:這個項目規劃面積約10000畝,其中工業項目約4000畝,生態農業用地約3000畝,生態保護區約3000畝,總投資達35億元。去年5月就開工建設了,今年10月份,酒廠的一期工程將建成投產。
據了解,酒廠一期工程可實現年產中低端醬香型白酒2萬噸以上,處置茅臺酒股份公司的10多萬噸酒糟。全部工程2016年全部建成后,可處置廢棄酒糟20余萬噸,生產白酒4萬噸,實現年產值50億元以上。
關于“茅臺鴨溪鎮建新廠,意在加強中低端產品結構”的消息,部分業內人士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從鴨溪鎮出臺的“十二五”規劃藍圖來看,地方政府對“做好‘煤炭、建材、白酒、農副產品加工、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千方百計擴大經濟總量,堅定不移突出項目建設,堅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資,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戰略強調,就政府對地方發展而言,為茅臺入駐鴨溪鎮建廠,生產中低端白酒,提供了先決條件。
其次,從茅臺的產品體系和戰略規劃來看,中低端產品在茅臺整個產品架構中尤為薄弱,加之今年年初,“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作,其公司對于中低端等系列產品的運作也將更為靈活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