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生產車間,全自動的生產線,為數不多的工作人員,一瓶瓶啤酒像一條舞動的長龍穿行其間。透過中控室的落地玻璃,記者看到一臺電子顯示屏和十幾臺電腦上,布滿了各種錯綜復雜的數據。一瓶啤酒從制麥芽到物流終端的智能化釀造,再到手機一點“青啤快購”APP,新鮮的啤酒快速送到家……這一切,得益于青啤自2008年啟動的智能制造項目,為成就“中國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制造基礎。
哪個區域“經典1903”“純生”啤酒賣得最好?哪個區域對于新產品的接受能力最強?一座城市哪個時間段啤酒銷量明顯大增?記者在青啤物流管理總部看到,幾十名工作人員在布滿各類數據的電腦屏幕前忙碌著,信息流、大數據將青啤的生產數據、銷售曲線清晰呈現,青啤每天各類酒品的市場銷售與工廠生產計劃,在這套“需求預測與計劃平衡體系”信息圖表中一目了然。青島啤酒信息管理總部部長助理趙洪雷說,有了信息數據,生產部門、物流部門、銷售部門就會做到“行動自如、生產效率提高又精準,消費者喝到的啤酒也更新鮮”。
“這些信息能讓我們提前安排生產。”生產計劃下達到工廠后,通過“集中生產管理系統”,從原料選配、釀造包裝到倉儲、物流,實現生產全過程數據自動采集。智能制造對于生產效率的提升,在青島啤酒二廠釀造部過濾工段工作了25年的李新海師傅深有感觸,“以前,一旦生產線出現問題,要一個點一個點挨個排查,費時費力。”現在,中控室的電腦會提前發出預警,輕點鼠標,問題點就被自動標記出,并結合生產制造執行系統、供應商門戶系統、倉儲與物流管理系統進行集成,提供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
據悉,青啤已構建起從總部到全國60多家工廠的流程化智能制造體系,打通從需求構建、生產控制到物流管理一體化的產銷鏈條。這不僅為青島啤酒實現了管理流程的智能化,更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趙洪雷表示:“這種‘進化’不但實現了生產車間的智能提升,還通過對資源的全過程精細化跟蹤核算,實現了自動化成本核算和車間績效考核。更為重要的是,青島啤酒還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每一箱青島啤酒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實現了全過程追溯,為消費者提供全過程品質保障。”
在渠道和平臺創新上,青島啤酒借助互聯網,讓消費者真正體會到高品質的便捷服務。青啤版020“青啤快購”APP目前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落地,覆蓋了近40萬用戶,網上老客戶復購率達到了30%。大數據將訂單和市場、生產和操控、物流和分配緊密結合,將員工和用戶融為一體,青啤儼然已成為信息數據處理中心,并加以運用提升效率。
青島啤酒成功實現智能制造轉型,互聯網的“快時尚”與百年品牌迸發出了新火花,老樹新芽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