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祎讓中糧名莊薈短期內成為進口酒領域的龍頭,能否在國產酒領域再展雄略,帶領長城走出泥潭?
7月10日,中糧集團官網發布《關于公開選聘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的公告》,正式面向集團內外公開選聘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同時擔任中糧酒業副總經理)。
9月26日,微酒記者獨家獲悉,昨日,公司內部剛剛進行了競聘,原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總經理李士祎接任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同時擔任中糧酒業副總經理)一職。
隨之而來的疑問是,李士祎是否會繼續管理中糧名莊薈。從中糧內部看,國產和進口酒被劃分為兩家公司,分而治之應該是既定的戰略,但是從業績增長的需要看,名莊薈在李士祎的帶領下業績持續猛增,在進口酒格局并不穩定的情況下,換帥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懸念目前無人知曉,只能期待官方公布答案。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糧集團的重大人事調整與其業績有重要聯系。
2016年年報顯示,中國食品旗下的酒業板塊共實現銷售收入25.0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2億),實現利潤1.1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768萬),按照人民幣口徑來計算,收入增長16.1%,利潤同比增長25.7%。其中“長城”品牌銷量下滑9%,銷售額增長6%,而進口酒業務的中糧名莊薈猛增147%至4億元人民幣。也就意味著長城葡萄酒的銷售額大約18億元。
2017年半年報則顯示,酒品類方面,實現營收13.81億港元,同比增長7.5%。其增長主要來自于進口酒業務。
在談到長城葡萄酒時,半年報公告稱由于低端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滑,導致長城葡萄酒按照人民幣口徑整體銷售收入下降8%。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中國食品在葡萄酒板塊中,國產葡萄酒依舊是市場的主導,但是按照趨勢,主導地位很難保住了。
但是,“長城”作為優秀的葡萄酒,中糧勢必希望重振旗鼓。
“李士祎的上任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從業績來看,中糧名莊薈一直呈現迅猛的發展態勢。增速是遠遠高于葡萄酒在中國的平均增速的。李士祎在酒水領域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業內人士認為。
此外,也有熟悉李士祎的人表示,李士祎的特點是戰略清晰、模式完整、執行力強。“他是一個膽子很大,敢想敢干的人,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帶領長城重獲輝煌。”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擺在李士祎面前的路很難。“雖然近年來長城葡萄酒在堅定打造大單品、優化產品結構,圍繞‘國事’做傳播,但是,渠道下沉、消費者面對面的意識等并不太強。加上國有因素,這條路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