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秋喜高舉“清香”火把時,被賦予了超高市場進攻權重的青花汾酒不僅是汾酒陣營中功率最高的加速器,還能對劍南春、習酒、紅花郎等產品形成有效的反壓制。而青花汾與竹葉青、玻汾頻繁的策應配合,就像是在醬香、濃香的陣營前落下了密集的戰鼓鼓點。
“白酒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6月26日,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在股東大會上第一次表露如此巨大“野心”。
與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觀點異曲同工的是,從汾酒啟動“混改”起,汾酒無論以怎樣的姿態出征,都足以引起行業的強烈關注,而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48.56%的開門紅,也讓汾酒奔跑的進度設置似乎更加靠前。
股東大會上,汾酒“三分天下”的野心也得到了充分分解。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本站)
5個月營收超40億,汾酒要提前過百億?
股東大會透露,截至5月底,汾酒今年已經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超過40%,凈利潤超過8億元,增長幅度達到60%以上,其中,青花汾作為超級大單品增長遠遠高于平均值。
“產品結構上著眼于青花大單品打造,目前來看,半年期的節奏上青花汾較大幅度增長,可能超過大家預期。”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透露到,青花汾目前量價齊升,增幅遠超預期,高出行業內其他次高端產品的增長速度,玻汾的增長也高于去年。
關于青花汾帶動汾酒業績高增長另有佐證。根據幾位汾酒大商向快訊君透露,今年青花汾酒銷售額、銷售量同比增長遠超過100%,其中,省外市場占比遠超省外,有不少經銷商甚至目前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
根據山西汾酒歷年年度報告,1-5月完成超40億的營收意味著年度有可能沖破百億的關口,而在以“加速跑”為主題的汾酒工作節奏下,今年的業績或許更能讓行業期待。
加速跑下,青花汾“一般不提價”,汾酒如今不著急了?
眾所周知,根據李秋喜去年簽下的《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考核責任書》,汾酒集團2018酒類收入增長目標為30%,利潤增長目標為25%。此后,“加速跑”的標簽也被貼在李秋喜與常建偉的身上。
隨著名優酒漲價潮的形成,擁有“高質量增長”完整因素的青花汾卻暫時未加入漲潮大軍。而另一方面,占位次高端的青花汾具有品牌力強、性價比高、外部擴張空間大等優勢,再加上汾酒“混改”的一條主線是長期改善并解決內部激勵機制,提升公司凈利潤率和收入規模。因此,近日青花汾系列產品停貨被解讀成漲價得信號。在大會上,常建偉卻給出了一個頗為不一樣的回答。
“汾酒的整體原則一般是不會提價,即使因為市場價格管控提價也會投回市場。要保持市場終端價格基本穩定維護消費者利益。”常建偉在大會上表示。
在當下,名優酒紛紛將提價作為提升利潤空間以及品牌拉升的市場進攻利器,汾酒的“一般不會提價”是否與“加速跑”的標簽形象相悖?
目前,山西市場與環山西市場依舊是汾酒主陣地,省外空白市場很多,而增長速度方面,省外明顯快過省內。股東大會亦透露,汾酒省外市場當前發展還處于個層次,渠道網點擴張的增量,就足以支撐收入的快速增長。
顯然,對于汾酒來說,龐大的省外白酒市場蛋糕猶如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而這在李秋喜與常建偉的眼中,也是可任由馳騁和發揮的自由地。從這一方面來說,青花汾量價齊升的同時控制一下市場側翼進攻節奏,對于汾酒穩扎穩打的戰術體系來說也至關重要。
此外,大會還曝光了省外市場業績的細節。根據汾酒市場層面“1+3+3+20”的戰略:1是指山西市場,3指豫魯板塊(15個億)、內蒙山西(5億)、華北板塊(10億),遼寧、廣東、海南三個億元級別市場,其他20個市場在每個區域扎根據地,選擇規模不是特別大的市場。
其中,汾酒在小規模市場打大規模戰役,都有很好的表現,如襄樊、南寧、銀川、撫州、晉江、烏魯木齊、廈門。此外,汾酒可監控終端數量由12萬家增長到27萬家,銷售人員增長至4000人,市場拓展中各項標準也正在建立中。
“競合”行業趨勢下,汾酒“三分天下”如何落地?
在擠壓式增長白酒市場中,“競合”作為時代特征逐漸被推上舞臺。前有濃香龍蟠虎踞,后有醬香勢力快速崛起,李秋喜“三分天下”的藍圖又將如何落地?
大會上,李秋喜給出了4個要求和計劃。
一是經濟指標實現4個翻番。
以2017年為基數,要實現酒類銷售收入、利潤、原酒產能、上市公司市值翻番。
二是建成四個一流基地。
第一個是華中華北地區一流的產業包裝基地,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第二個是國內一流的原糧種植基地,到2020年達到50萬畝,年產量達到25萬噸,同時還要將原糧基地打造山西省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第三是建成國內一流的白酒產業基地;第四是建成世界一流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80萬人次。
三是市場布局的兩個優化。
在產品結構方面,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要在目前40%的基礎上,提高到70%以上;在區域結構方面,穩固省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省外和國際市場,將省內和省外收入占比從2017年的6:4,逐步優化到2018年的5:5,2019年的4:6,2020年達到3:7。
四是2020年汾酒企業綜合競爭力進入白酒行業第一方陣,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直至實現白酒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發展目標。
“公司的整體戰略是培養汾酒的消費群體,特別是省外市場。”大會還透露,個性化、低端的產品就進入省外市場導流培養清香型市場。在回應產品線布局調整的問題時,常建偉表示,公司會加大相關的整頓規范,在個性化方面篩選品牌規格,將從2017年的1195個品牌,在2018年縮減三分之一,達到800個以內,到2019年要削減到500個以內,實現“品牌瘦身”。
值得一提的是,在品牌戰略層面,汾酒今年以來根植文化輸出的系列規劃與活動在整個白酒行業可算亮眼異常。
伴隨“行走的汾酒”文化大巡展的盛大開啟,熊熊燃燒的汾酒火炬早已從杏花村之源燃向世界。哈佛中國論壇、中美企業峰會、巴菲特股東大會、中美投資人酒會、汾酒全球品質行……源源不斷的汾酒身影持續唱響著構建在民族文化復興之上的中國氣質。顯然,“骨子里的中國”在汾酒的品牌價值體系中早已不是單一企業屬性的存在,這場品牌傳播之旅正在以國際化視野將傳承延綿6000年的白酒文化歷史推上更高層面。
對于想要“三分天下”來說,汾酒的“武器庫”顯然彈藥充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