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紅花郎十年由“進十箱贈送本品一箱”調整為“十五贈一”;紅花郎取消雙向管控政策。
日前,記者從郎酒內部人士處獲得兩則信息:
一、紅花郎10買十贈一變為十五贈一
7月1日起,紅花郎十年由“進十箱贈送本品一箱”調整為“十五贈一”,紅花郎15由“進十二箱贈送本品一箱”調整為“十五贈一”(按出廠價換算,紅花郎10年每瓶上漲約10元,紅花郎15年每瓶上漲約6元)。
二、紅花郎取消雙向管控政策
7月31日起,紅花郎將取消全線產品針對經銷商和聯盟商訂貨訂單雙向管控政策(目前為經銷商實物庫存低于年度合同量20%的,方可申請發貨,實物庫存加發貨量以不超過年度合同量20%為上限),具體放貨政策暫未提及。
一年多次提價引起了行業內外的熱議,半年考之際,紅花郎市場狀況究竟如何呢?
半年提價三次
推批價上漲50,但商家出貨價仍亂
在此次漲價之前,紅花郎年內曾兩次提價:
2月25日起,紅花郎(10)廠價上調20元;紅花郎(15)上調40元;青花郎取消所有配贈政策。
在此基礎上,3月1日起,紅花郎調整核心聯盟商供貨價,其中紅花郎(10)上調20元,紅花郎(15)上調40元和60元,青花郎供貨價不變。
加上此次變相漲價,紅花郎半年內提價3次,幅度在50元左右。關于此次漲價信息,不少經銷商表示已收到口頭通知,正式文件尚未下達。
根據記者市場調研,目前紅花郎10年一批價大約在290元左右,看上去這與年初的240元有50元左右的提升。但經銷商紛紛表示不同地區價格差別太大。
品牌專家徐廣生表示,郎酒的再次提價主要驅動在于:
首先,是出于消費升級下名酒復蘇下的不斷走高的行業趨勢。郎酒要跟上名酒陣營的第二梯隊,務必在價值上與第一梯隊保持同步,在價格上保持距離,這也凸顯郎酒智慧的一面。
其次,郎酒的頻頻提價,是從戰略角度的一種衡量。從目前來看,茅臺無疑是郎酒最現實的對標,而且,目前郎酒的主銷品項紅郎系列已經與茅臺的醬香系列酒形成了錯峰出行。茅臺的醬香系列主攻方向是100元~300元區間;郎酒的紅郎系列則傾向300~600元區間。對標不對沖,茅臺大眾醬香培育的客戶也就是醬香白酒的客戶,即便未來不排除茅臺醬香也會通過新品研發去彌補300元~600元次高端區間,但是這個區間已經不具備品牌優勢。所以,郎酒避重就輕的戰略非常務實。
再次,郎酒的提價,無疑給渠道打開運作的空間,有了運作空間,加上郎酒靈活多變的實戰基礎,郎酒無形中會在市場端更加得心應手,更加有利于次高端醬香市場的推進。此舉與高高在上的茅臺更加容易形成操作上的差異化,如此以來,從行業到企業,從戰略到戰術,郎酒在綜合對抗與競爭上更勝一籌。
對于紅花郎的此次提價,溫和酒業總經理肖竹青分析說,紅花郎年內三次提價是為了拉大利差空間,加大市場營銷費用以應對更殘酷的中國白酒惡性市場競爭。同時,漲價是酒廠淡季壓貨的慣用手段,是酒水為了增加年終業績的有效辦法。
解封雙向管控政策
恐為目標再壓貨,增加順價難度
今年3月份開始,紅花郎出臺雙向管控政策,即經銷商、核心聯盟商實物庫存低于年度合同量20%才會發貨。記者了解,該政策落實得較為完全,一段時期內,紅花郎經銷商可專注終端動銷,因此目前紅花郎庫存較為良好。
一位紅花郎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紅花郎有千人規模的營銷團隊,公司目前工作是對途徑報價和各環節贏利進行整理,讓紅花郎的進銷存到達好的狀態。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在年初表示今年將不會壓貨。“但解凍雙向管控政策,紅花郎可能會走去年老路。”一位紅花郎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紅花郎去年也曾下決心去庫存,去年9月份的時候,紅花郎系列銷售業績不到10億,而去年全年業績大概在17億左右,因此,為了完成任務,后面還是壓了一批貨的。
上述人士表示,紅花郎今年業績會在25-30億左右,解封雙向管控政策后會加碼郎酒集團業績,但會加大經銷商的壓力。
“低價銷售的主要原因是庫存較多,其次是市場競爭較激烈。”有經銷商表示,根據政策,一旦提貨將無法退貨,在漲價的時候,單一的經銷商很難處理好進銷存的狀況,放開管控政策可能會加速經銷商的洗牌。
雖然紅花郎今年品牌高舉高打對銷售有利,但目前紅花郎動銷情況只能說一般。“比如同等價位劍南春返利高,而且成都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濃香型白酒。”一位成都經銷商表示,放開庫存就意味著放開價格,屆時市場流通價可能將更難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