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貴州茅臺總市值突破1.8萬億元,股價最高已觸及1445.2元。然而,“股王”盛名之下,依舊難掩茅臺渠道頑疾。為解決渠道供需問題,茅臺于日前簽約了22家直銷渠道商,以進一步平抑市場價格,推進營銷渠道扁平化改革。
針對茅臺簽約直銷渠道商一事,記者向茅臺相關負責人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暫未收到相關回復。
據悉,此次茅臺簽約的22家渠道商中,涉及16家區域KA賣場、4家酒類垂直電商和2家煙草零售連鎖。這也是茅臺首次與酒類垂直電商和煙草零售連鎖簽約直銷渠道商。同時,此次簽約將首次引入例如廉潔自律協議,并從6月開始為此次簽約的渠道商送貨,要求渠道商收到貨后立即開始銷售,確保全國、區域渠道商每日有貨可售。
不難看出,茅臺不斷推進直營化是為了平衡“一瓶難求”和“價格高漲”這架天平。茅臺方面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完成簽約后,公司將陸續投放茅臺酒到直銷渠道,與社會、自營渠道互為補充,進一步推進營銷渠道扁平化改革,打造價格標桿,增強市場調控能力,平抑價格解決買酒難買酒貴等問題。
實際上,飛天茅臺在全國市場缺貨已是常態。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市場的茅臺直營店早已于5月就完成了全年銷售計劃的一半,53度飛天茅臺在6月已處于缺貨狀態。
北京白酒經銷商張先生告訴記者,很多客戶都想來買茅臺作為收藏,但很難搶到。而飛天茅臺的市場投放也一直為茅臺高層所頭疼。據媒體報道,茅臺一高管曾表示,“貨發多了怕市場存貨多,不發貨價格卻猛漲”。
對此,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告訴記者,由于茅臺酒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疊加中間商的炒作,導致茅臺失去市場掌控力。通過加大直營渠道商的開發,茅臺可以減少銷售層級,在加強產品價格和完善市場把控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直營系統。同時,茅臺的直營化擴張,將進一步縮短銷售鏈條,提升企業對產品流向的監控能力。
為了改善渠道營銷狀態,茅臺也動作不斷。據悉,茅臺于2019年開始便以商超、電商、團購客戶為核心,拓展直銷渠道。同時,今年1月,茅臺簽約19家區域性KA賣場服務商,進一步擴張國內實體店銷售網絡。
但茅臺的直營化能否為市場“解渴”還是未知數。蔡學飛坦言,茅臺的直營化,對茅臺的價格平抑只能緩解,很難根治市場。而茅臺股價的一路高漲,或將引發輿論負面反彈和經營風險加大。茅臺股價過快的增長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炒作的風氣,這也不利于茅臺酒的長期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