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啤酒行業巨頭之一的燕京啤酒正式宣布換帥,趙曉東接替李福成,出任燕京啤酒新任掌舵人。
此次人事更替,意味著燕京啤酒順利完成管理層的新老交替,開啟燕京啤酒發展新起點。
“李福成不僅僅是燕京啤酒的靈魂人物,也是中國啤酒的靈魂人物。他的職業生涯全部貢獻于燕京啤酒,不僅僅是對燕京啤酒、對中國啤酒行業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
李福成:一輩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李福成在燕京啤酒工作三十多年,對公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作為公司帶頭人,李福成帶領燕京人經過艱苦創業,使公司從一個不足一萬噸的小型地方啤酒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啤酒企業集團之一。
在李福成的帶領下,燕京啤酒已成為全國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并進入全球啤酒行業排名前八名。“2016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顯示,“燕京”品牌價值達882.75億元,位居2016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42位。
資料顯示,進入燕京啤酒后,為了與眾多競爭對手區隔,李福成于1987年瞄準國際上非常流行而國內卻依然空白的清爽型啤酒作為產品突破方向;19**年,他又打破計劃經濟的包銷模式,采取合同方式進行銷售,開拓市場化銷售。
為了做大做強,在李福成的帶領下,燕京啤酒謀求進入資本市場并于1997年成功A股上市。
在燕京啤酒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李福成堅持認為,自己的人才、技術和管理優勢都集中在啤酒領域,“要一心一意做大做強主業,不能見異思遷”。
因此,燕京啤酒專注于拓展市場,并陸續收購、兼并了數十家國內啤酒企業。
“燕京啤酒從北京市場走向全國,收購廣西漓泉啤酒,福建惠泉啤酒,內蒙古雪鹿啤酒,都是李福成在職期間主導完成的,可以說這一舉措促使燕京啤酒品牌知名度和規模的快速提升。”何勇指出。
作為中國啤酒行業唯一沒有外資參股或控股的大型企業,燕京啤酒目前在北京、內蒙古、廣西這幾個區域市場占有絕對優勢,燕京品牌也成為北京啤酒市場絕對的霸主。
調結構促轉型 打造啤酒業2.0時代新優勢
國內啤酒行業目前正迎來深度盤整期。啤酒行業面臨兩大考驗,一是產品品質的改造升級,二是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這兩方面,燕京啤酒恰恰領先了一個身位。
“燕京啤酒的目標是做中國最好的啤酒,對標也是國際領先標準,我們將細分市場需求,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推出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燕京啤酒將繼續推動結構調整,為更多的消費者帶來口感更出色的高端啤酒享受。”燕京啤酒董事長趙曉東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
目前國內啤酒業競爭全面邁入2.0時代,啤酒企業開始拼“內功”,通過精耕區域市場、調結構來實現內涵式增長。
燕京啤酒近年來一直在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在市場競爭中積小勝為大勝,通過主動調整產品結構,迎合市場變化,對中高端產品進行擴能,進一步增大了燕京啤酒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目前,燕京啤酒已經形成中檔酒以鮮啤為代表,高檔酒以原漿白啤、純生為代表,普通酒以清爽為代表三條比較明晰的產品線,其中中高檔啤酒產品占全部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高端啤酒產品的推出與銷量的提升,促進了燕京啤酒集團利潤的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燕京啤酒實現易拉罐銷量同比增長14.58%;鮮啤銷量同比增長3.79%。
啤酒消費升級和進口啤酒的沖擊正讓國產啤酒企業們受到沖擊,但帶來的正是啤酒行業翹首以盼的行業和企業的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
對于以燕京啤酒為代表的民族啤酒品牌來講,壓力之下,這正是一個大展拳腳的時代。
2017年一季度季報顯示,燕京啤酒實現啤酒銷量 117.63萬千升,營業收入31.73億元,同比增長2.12%。
“業內對于換屆后燕京啤酒的發展充滿期待,事實上,經過近三十多年的發展,燕京啤酒內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規章、制度和戰略規劃,企業的發展不會因為人事變更而出現太大的波動”。何勇認為。
隨著燕京啤酒換屆的全面完成,同時配合北京市國資委出臺的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文件,燕京經營層面的改革有望實現真正推進,燕京啤酒將全面迎來發展新機遇。
“燕京啤酒僅僅用短短30多年的時間就跨越了世界啤酒業100年才能完成的發展歷程。在未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國啤酒行業中確保第一集團軍地位,在全球啤酒行業中確保前八名,力爭前六名。”趙曉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