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間,蘭州黃河(000929.SZ)終于發布了《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7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針對主業虧損、信披內控制度、多起訴訟等15個問題進行了詳細回復,因此,引發投資者圍觀。
年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蘭州黃河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損益合計數分別為6130萬、-2146萬和1604萬元,占對應期間公司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
63.28%、121.98%和69.17%,這也可見證券投資對蘭州黃河的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對此,深交所方面在公告中指出,請詳細說明扣除前述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收益后,蘭州黃河報告期主營業務的經營業績以及是否存在主營業務缺乏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以及相關投資收益是否可持續。
從公告來看,蘭州黃河的經營業績主要由主營業務業績和證券投資業務相關收益兩部分組成,然而,扣除前述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收益以及其他非經常性損益之后,蘭州黃河2015年至2017年凈利潤各自約為1870萬元、-1056萬元和442萬元,業界直言:“羞見公婆”!
對此,蘭州黃河方面表示,因公司產品屬于區域性啤酒品牌,且處于與國內外幾大品牌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導致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業績有所下降。
而針對經營現狀,特別是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蘭州黃河進一步加強了對啤酒業務板塊管理的集中化,重點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主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繼續加強對“黃河”和“青海湖”雙品牌系列產品以及其他中高端產品的推廣,并采用差異化的產品包裝方式等具體措施,來應對啤酒板塊業務的下滑;麥芽板塊,則主要通過發揮地處原材料產地的優勢,把握收購時機、降低生產成本,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公告中,蘭州黃河方面則表示,雖然近年來主營業務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但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積極應對。
“故我公司認為,未來主營業務業績下滑的勢頭有望扭轉,主營業務的發展仍然具有可持續性。”
然而,從業績來看,蘭州黃河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尚未取得一定效果。
以2018年第一季度為例,蘭州黃河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51億元,和去年同期1.72億元相比,降幅在11%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58萬元,相較于2017年第一季度1764萬元,降幅在131%以上。
“從青島啤酒、華潤啤酒和燕京啤酒的業績來看,雖然整個行業未能全面復蘇,但品牌企業的業績還是可以的,”一位酒企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蘭州黃河主業萎靡,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區域品牌生存艱難,這是外因,另一方面則是蘭州黃河股權之爭帶來的人事問題,也影響了企業發展,這是內因。
實際上,蘭州黃河董事長楊世江也對媒體直言,“我們不希望看到股權之爭。蘭州黃河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從大股東到普通員工,都對公司有感情。在啤酒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大股東以及其他股東包括三股東,我相信都希望公司能有所突破,希望公司發展得好。”
“在這近十年來,大股東方一直遵守契約精神,努力謀求給上市公司找一個突破點,更好回報投資者,回報中小股東。通過法律訴訟要求回購股權,是不得已為之。我們相信法律會給我們一個說法。中小股東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巧取豪奪這事不能成。” 楊世江稱。
2017年底,蘭州黃河召開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選舉楊世江、牛東繼、魏福新、徐敬瑜、謝建龍、楊智杰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并通過了選舉王重勝、李培根、賈洪文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同時,也否決了選舉譚岳鑫、喻磊、馮世權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