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茅臺召開了以“誠信、互信、共商、共贏”為主題的2018年度股東大會。據了解,這是茅臺股東大會首次設立主題,同時有超過2000人參加了本次股東大會,這也創下了參會人數的歷史新高。會上,面對股東關切問題,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做了解答。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5月5日,由茅臺集團100%控股的茅臺集團營銷公司正式成立,這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擔憂。據了解,茅臺集團成立營銷公司受到投資者質疑的原因在于,集團成立銷售子公司會帶來集團與上市公司之間巨額的關聯交易問題,同時導致大量的凈利潤轉移到集團層面,進而甚至可能產生集團與上市公司爭奪利益的問題。同時,茅臺集團還涉嫌違背上市之初的承諾。上市時,茅臺集團出具了承諾函,承諾不從事與上市公司有競爭的業務和活動。
5月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貴州茅臺就相關問題下達了《關于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媒體報道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請茅臺就集團成立營銷公司的主要考慮、擬開展的商業活動及具體經營模式、是否有經營上市公司茅臺酒的計劃,以及與此前營銷體系調整之間的關系等作出公開說明。
對此,李保芳在會上表示,茅臺的事向來關注度都很高,這件事的影響也很大,需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深思熟慮、審慎作答——公司正在認真準備,會盡快作出答復。“請各位股東放心,茅臺集團一定不會與中小股東爭利。茅臺集團營銷公司的成立,不會傷害到股東的利益,大股東不會與中小股東爭利。”李保芳如是說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據李保芳介紹,成立茅臺集團營銷公司是基于反腐敗、補短板和促發展三方面的考慮。
一是反腐敗。過去20年,茅臺酒傳統營銷體制為茅臺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粗放、渠道單一,自由裁量權過大,資源分配不公開、不公正、不透明,形成了權力尋租的空間和土壤,導致了以酒謀私、靠酒吃酒、利益輸送、腐敗滋生現象的存在。
二是補短板。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茅臺既有營銷體系相對傳統、單一,不適應、不協調、不靈敏等矛盾和問題越發突出——市場布局不合理,存在盲區和死角;營銷體系不完善,自營渠道和社會渠道沒有形成有效互補;市場扁平化程度不高,調控和平衡市場的能力不足。
三是促發展。近年來,茅臺多元化業務板塊初見形態,總體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單就酒業板塊看,除白酒以外,集團還有保健酒、葡萄酒、藍莓酒等多個品類。但子企業、子品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并日漸凸顯。
此外,對于外界關心的茅臺產能、茅臺酒提價和招商問題,李保芳在會上也做了說明。
在產能方面,李保芳表示,計劃到2020年,茅臺酒擴產能項目將全部竣工,形成5.6萬噸茅臺酒產能,且在相當長時期內不再擴建。在系列酒產能方面,也將完成3萬噸規模的擴建,形成系列酒5.6萬噸產能,最終差不多形成11萬多噸的產能。
在酒價和招商方面,李保芳指出,茅臺酒目前不會提價,1499比較合理,沒有提價的必要。同時,茅臺目前的經銷商已經夠了,將不再發展經銷商,不再追加經銷商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