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并不出色,但是,只有金種子酒陷入了凈虧之中。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金種子酒實現營業收入接近1.94億元,與去年同期2.89億元相比,降幅在33%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約為-0.26億元,相較于2019年第一季度898萬元相比,降幅在392%左右。
同時,2020年第一季度,口子窖實現營業收入接近7.78億元,與去年同期13.62億元相比,降幅在43%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43億元,相較于2019年第一季度5.45億元,降幅在55%左右。
另外,2020年第一季度,迎駕貢酒創造的營業收入約為7.71億元,與去年同期11.6億元相比,下滑34%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33億元,相較于2019年第一季度3.53億元,降幅在34%以上。
最后,2020年第一季度,古井貢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2.81億元,與去年同期36.69億元相比,降幅在11%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接近6.37億元,相較于2019年第一季度7.83億元,下滑19%左右。
對比以上數據不難發現,雖然口子窖、迎駕貢酒、古井貢酒的收入和凈利都是雙位數下滑,但是,都實現了盈利,只有金種子酒處于凈虧狀態之中。
對此,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疫情對白酒行業的影響,或會貫穿全年,而這帶來的格局是行業兩極化更加明顯,即強者恒強,弱者愈弱;區域型酒企和名優酒企相比,其品牌、產品、渠道方面不占優勢,所以一線酒企的渠道下沉必然會掠奪區域型酒企的市場,弱勢二線酒企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實際上,即使沒有疫情因素影響,金種子酒的業績也是“羞見公婆”,這對于金種子酒新董事長賈光明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公告顯示,2019年,金種子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14億元,與去年13.15億元相比,降幅在30%以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約為-2.05億元,相較于2018年1.02億元,降幅在300%左右。
對此,金種子酒方面給出了三點理由,一是白酒行業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顯現,行業競爭持續加劇,公司生產的酒類主要為中低端產品,雖然也進行了中高端產品的布局,但由于布局時間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尚未能大規模的占領市場,因此2019年酒類銷售收入下滑較為明顯;二是公司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均較為剛性,綜合造成了公司2019年業績虧損;三是按照謹慎性原則,對相關虧損主體暫時性差異不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
據悉,2019年,金種子酒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夯實市場基礎,實施融媒體策略,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重拳打擊市場低價竄貨及制假售假行為;加快推進市場庫存消化,使市場運營秩序更加健康良性。
不過,《五谷財經》注意到,2019年,金種子酒的酒類收入約為5.11億元,毛利率在57.3%左右,同比減少4.12個百分點;同期,金種子酒的中高檔酒和普通白酒的收入都在萎縮,毛利率各自下滑2.44個和10.61個百分點。
“2019年,面對經濟下行和行業競爭分化的復雜形勢,公司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內抓管理降成本,外拓市場增效益,積極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營銷機制變革,實現穩步發展。”不過,金種子酒方面也承認,酒類毛利率61.42%下滑到57.30%,進一步影響了公司利潤水平。
由于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競爭持續加劇,金種子酒的主要業務區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生產的酒類主要為中低端產品,無法滿足主流消費需求,產品競爭力下降,銷售收入持續下滑,新產品尚在培育期,市場基礎較為薄弱,暫時不能為金種子酒帶來新的利潤增長。
基于此,2020年,金種子酒將聚焦白酒營銷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產品結構升級,堅持高端產品做加法,低檔產品做減法,構建以“醉三秋1507”及“馥合香金種子”為核心的主推產品矩陣,持續夯實金種子年份酒及柔和系列種子酒銷售,全面淘汰銷量小或利潤低的產品。
“部分區域名酒由于過去幾年的價格升級已經脫離了原有核心消費群,新的消費群基礎不夠牢固,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力衰退會讓企業升級產品面臨價格脫檔,進退兩難的窘境,從而惡化企業的經營。”蔡學飛告訴《五谷財經》,此次疫情恰恰是2016年中國名酒加速復蘇背景下的偶發事件,中國酒類品牌、價格與品類的分化被強行暫停,但是這不僅不影響市場重啟后的走勢,而且由于疫情對于消費理念的影響,反而會加快中國區域酒企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