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4日,20家上市白酒企業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報已全部發布,業績整體向好,有14家白酒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有10家企業凈利增幅超過30%。
值得注意的是,水井坊以74.13%的營收增幅位居上市白酒企業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貴州茅臺,營收漲幅為49.81%。全國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2017年營收增速保持在30%以上也僅有水井坊、茅臺、汾酒和酒鬼4家。除了營收增幅外,水井坊189.35%的銷量增幅和89.6%的預收款增幅也都處于行業最高水平。
對于2017年所取得的業績,水井坊總經理范祥福表示,水井坊2017年營收的增長來源于兩方面:分銷網絡擴張帶來的銷量增長和產品結構的高端化。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各白酒企業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水井坊、洋河等多家白酒企業的營業成本以及銷售費用也在大幅攀升,高銷售費用或許會讓白酒企業負重前行。此外,這也說明企業步入擠壓式增長,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高端下的“負重”
水井坊2017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0.48億元,同比增長74.13%;實現凈利潤3.35億元,同比增長49.24%,營收和凈利潤均是水井坊歷史最好成績。2018年一季度,水井坊實現營收7.48億元,凈利潤達1.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73%和68.01%。
高檔產品對水井坊的業績增長功不可沒。
2017年,水井坊高檔產品營收19.24億元,同比增72.49%,占總營收的93.95%。2018年1月-3月,水井坊高檔產品的營業收入達7.06億元,同比增85.3%。
“當前水井坊的戰略目標是往高端化發展,這也意味著300元以下的白酒產品在水井坊產品中的占比會越來越小。”范祥福在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一季報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從產銷量來看,2017年,水井坊高檔產品產量584萬升,同比增81.89%,高檔產品銷量502萬升,同比增61.13%;而中檔產品產量52萬升,同比僅增1.85%,中檔產品銷量52萬升,同比反而下降5.5%。
從2017年水井坊的實際動作來看,無論是2017年3月份上市的典藏大師還是11月菁翠的上市,都是圍繞水井坊的品牌高端化進行。水井坊2017年年報顯示,水井坊高端產品典藏大師營收同比增長250%,井臺營收同比增長60%,臻釀八號營收同比增長80%,井臺、臻釀八號營收的增長成為水井坊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2018年第一季度,水井坊高端產品菁翠營收上漲100%,井臺營收上漲70%,臻釀八號營收上漲100%。
“水井坊回歸高端品牌屬于長期作戰,需要長期投入和建立品牌。”范祥福表示,除飛天茅臺、普五、國窖1573外,其他品牌要想進入高端領域并不容易,水井坊回歸高端,需要長期投資。
不過,范祥福也指出,一兩年就希望在典藏產品上有突出表現,這不現實。目前“高端市場有800億至900億元的容量,只要持續往高端化方面發展,水井坊能夠占到這一市場的3%,銷售額就會很大”。
白酒專家蔡學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水井坊對中高端產品結構調整效果明顯,在消費升級和白酒企業整體回暖的情況下,其高端產品盈利能力增強,而且水井坊自身定位于中高端品牌,一線名酒在次高端市場留下很大空間,水井坊發力高端市場確實趕在了風口上。
“水井坊本身就是中高端定位,茅臺、五糧液等酒企不斷提價,給水井坊留下很大的發展空間。”在蔡學飛看來,這兩年國內白酒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水井坊在次高端價格發力,相比其他酒企,盈利表現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白酒企業亮麗業績的背后,各大白酒企業增加了白酒產品的營銷推廣力度,由此產生了較多的廣告以及營銷費用。水井坊2017年年報顯示,廣告費及促銷費為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0.95%,同比增121.58%。銷售費用為5.51億元,同比增120.56%,主要原因系增加有效廣告投入以強化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包括舉辦財富論壇、太廟活動、國家寶藏以及通過核心門店進行的銷售擴張。
洋河銷售費用由2016年的18.69億元上漲至2017年的23.87億元,增長27.74%;舍得酒業銷售費用達到4.8億元,同比增長50.5%。
業內人士表示,銷售費用的攀升或將給白酒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一定的風險。
與“茅五洋”差距仍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釀酒總量達1198.06萬千升,同比增長6.86%。全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654.42億元,同比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同比增長35.79%。
白酒行業自2015年以來逐步走出低谷,整體盈利能力實現較大改善,目前持續恢復增長跡象明顯。
盡管水井坊營收增幅高于茅臺,但與茅臺等龍頭酒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在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茅臺以582.18億元的營業收入獨占鰲頭,其次是301.87億元的五糧液和199.18億元的洋河,營收103.95億元的瀘州老窖位于第四,也是最后一家營收破百億的白酒企業。
2017年營收20.48億元的水井坊,僅在20家上市酒企中排名第12位,在20億至30億級別還活躍著迎駕貢酒、今世緣、老白干、伊力特等這些區域強勢酒企。
從盈利能力來看,茅臺仍是最賺錢的酒企,以270.79億元凈利潤遙遙領先,五糧液逼近百億,洋河為60億檔的獨一份;順鑫農業與瀘州老窖均為20億檔,古井貢與口子窖占據10億檔,剩下的企業包括水井坊在內年凈利均低于10億。
蔡學飛指出,與茅臺等龍頭酒企比,水井坊在高端的品牌力還不夠,相應的明星產品不夠強勢,品牌歷史沉淀與價值感有待提升,特別是全國影響力欠缺,水井坊現階段還是區域性名酒,主要在西南市場。
在蔡學飛看來,由于中國名酒格局已經形成,消費品牌認知已經固化,短期來看,無論是品牌高度還是企業體量都差得太多,水井坊想要短期超越茅臺等龍頭酒企難度很大。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白酒行業趨勢是品牌回歸、品質化、資本化,隨著消費者主權時代的來臨,名酒的馬太效應更強,名酒不斷下沉掠奪區域酒企份額,中國白酒存量擠壓式競爭格局形成。與此同時,伴隨著消費多元化,小而美的酒莊模式也將快速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