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七顆龍珠,即可召喚神龍。老白干酒在擁有清香、濃香和醬香白酒品牌后,隨即開啟全國化步伐。
在日前召開的公司動員大會上,衡水老白干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白干酒”)喊出“稱霸河北,名震全國”的口號。該公司總經理王占剛在此前也曾提出,“我們一定要將槍口抬高,產品做少,價格做高,與全國一線品牌展開競爭。”
老白干酒的信心可能與其收購豐聯酒業四大白酒品牌有關。只是,這個被稱為 “河北王”的白酒品牌,近幾年營收增速并不明顯,凈利潤在同類區域上市酒企中處于較低水平。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老白干酒如果與全國名酒展開競爭,將會在200元~500元價格帶角逐,而該價格帶較看重品牌價值。老白干酒在河北省內有一定的品牌認知,但是與全國白酒相比,它的品牌高度和價值將是明顯的短板。
邁開全國化步伐
2017年4月,老白干酒宣布以14億元收購豐聯酒業,從而將豐聯酒業旗下山東曲阜孔府家酒釀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孔家”)、承德乾隆醉酒業有限公司(擁有板城燒鍋酒,以下簡稱“承德乾隆醉”)、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武陵”)、安徽文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文王”)4家區域酒企“收入囊中”,這意味著老白干酒未來將全面開始多品牌發展戰略。
相關資料顯示,豐聯酒業主要生產單位是四家酒廠。其中,承德乾隆醉主要生產板城品牌濃香型白酒,涉及產品100多種;安徽文王共有八個系列300多種產品;山東孔府家酒系列產品低、中、高度兼備,有100 余品種;湖南武陵主要生產醬香型白酒。
也就是說,加上老白干酒所屬的清香型白酒,老白干酒旗下產品涉及濃香、清香和醬香等多款產品。其產品的銷售區域包含河北、山東、安徽、湖南等地。
在拿下上述酒企不足一年后,老白干酒即喊出“稱霸河北,名震全國”的口號,謀求全國化布局。
事實上,上述酒企曾經都是知名酒企,不過發展現狀不盡如人意。相關資料顯示,豐聯酒業在2015年和2016年的利潤分別為-7300萬和1300萬元。
“曾經輝煌,現在迷茫。”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如此評價。在他看來,河北區域高端市場容量有限,又是全國知名的“無主市場”,老白干酒作為“河北王”,在省內必須面對茅臺、五糧液(72.900, -0.90, -1.22%)、洋河、瀘州老窖(60.620, 0.17, 0.28%)、郎酒等全國一線名酒的競爭。在收購豐聯酒業后,老白干酒急需提升品牌價值。所以,走出去有利于企業提高知名度,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上述酒企中,老白干酒最為看重的資產為承德乾隆醉,其擁有板城燒鍋酒等系列產品。老白干酒也期待與其聯手協同作戰,同全國一線酒企競爭。在日前召開的會議上,兩家企業高層共同出席且意見達成一致,要在品牌、產品、策劃方面彼此攜手,共建共享。板城酒業更是喊出要打造“河北第一濃香品牌”。
“本次收購后,老白干酒與承德乾隆醉形成省內南北互補格局,從產品香型和產品價位上進一步覆蓋、滲透省內中低檔白酒市場,擠壓省內區域性白酒企業市場份額;通過整合省內渠道、廣告資源來減少內耗,狙擊全國性知名白酒品牌在省內中高端白酒市場的份額。”老白干酒相關負責人回應。
蔡學飛認為,上述兩家品牌聯手,在阻擊省內酒企有一定優勢,但是對于全國性名酒,應該說效果有限。收購的其他酒企,由于不在同一銷售區域,所以應該獨立發展。這些酒企都有復雜的本地關系,且經歷了多年停滯發展。短期來看,老白干實現整合的難度較大。
老白干酒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其他三家省外酒廠的整合運營管理,將在兩年內逐步實施,防范因本次交易導致資產規模大幅增加、銷售市場大幅擴張而帶來的經營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老白干酒將競爭賽道放置全國范圍,競逐對手直指全國名酒,并不意味著其在河北當地市場無虞。
諫策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司勝軍曾長期在河北市場調研。在其發給記者的一份市場報告中提到,老白干酒聚焦衡水、石家莊、唐山和秦皇島等四大市場,而當地的山莊老酒深耕石家莊、承德、張家口等地,是在河北區域能夠與老白干酒相抗衡的品牌。
頗具玩味的是,在板城酒業喊出要做“河北第一濃香”之后,山莊老酒所屬的山莊企業集團,在日前召開的戰略合作伙伴會上,其董事長尤文武明確指出,“山莊老酒作為中國皇家白酒第一品牌,河北濃香第一品牌,我們當之無愧;捍衛河北濃香第一品牌,我們責任在肩。”
由此看來,在河北境內,各大酒企之間的競爭依然暗流涌動。
盈利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老白干酒的廣告投放費用一直保持較高水準,而公司的銷售費用也在不斷增加。2018年春節前后,老白干酒一度登陸紐約時代廣場。這讓該公司一時風光無兩。
記者梳理老白干酒相關財報了解到,老白干酒在2015年廣告費用為4.38億元,2016年增至4.77億元。在2017年這一數字降至3.79億元。不過,該年老白干酒的銷售費用高達8.11億元,較2016年增加5505.59萬元。
在巨額廣告投放背后,老白干酒的營收增速和盈利水平在業內并不突出。
老白干酒2017年財報顯示,公司在2017年營收增長3.96%。這一數字并未跑贏我國白酒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全國酒類行業生產經營數據顯示,其中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有1593家,銷售收入5654.42億元,同比增長14.42%。
蔡學飛告訴記者,老白干酒的主力品牌衡水老白干產品低端化占比較大,這對其營收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這從老白干酒年報中對于白酒產品檔次的劃分標準可以窺出一二。在2017年年報中,老白干酒按產品價位分為低檔產品、中檔產品和高檔產品,對應價格區間為40元以下、40元~100元及100元以上。
從營收上講,老白干酒100元以及100元以下產品的營業收入為14.64億元,接近 2017年總營收的7成。
老白干酒的產品結構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在2017年,老白干酒實現營收25.3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4億元,后者同比增長四成有余。
然而與同類區域上市酒企相比,這一盈利水平并不搶眼。
2017年,江蘇酒企今世緣營收29.25億元,高出老白干酒約4億元。但在凈利潤方面,今世緣為8.96億元,遠超老白干酒的1.64億元。
同屬區域酒企的伊力特和金徽酒,在2017年分別實現營收19.19億元和13.33億元,尚不及老白干的體量。而在凈利潤方面,伊力特和金徽酒的凈利潤分別為3.53億元和2.53億元。相比之下,老白干的凈利潤遜色不少。
不過,也有調研數據顯示,2017年衡水老白干旗下次高端產品增速迅猛,銷售規模近10億元,在公司整體占比中已經達到近30%,其中十八酒坊20年同比增長220%。2018年春節期間,衡水老白干200元以上產品增長30.36%。只是這一數據并未得到老白干酒方面的證實。
而在蔡學飛看來,老白干酒在河北當地強勢的表現,完全是渠道方面高額的資源投入帶來的“偽壁壘”,未來在次高端的競爭中可能會缺乏品牌價值支撐。而次高端的競爭,正是其與全國一線酒企正面競爭的核心所在。“中國白酒已經進入品牌時代,伴隨著消費的碎片化以及理性消費回歸,產品的價值訴求變得至關重要。而傳統渠道效能越來越低。未來的白酒高、中、低端市場,都將會是品牌致勝。”他告訴記者。
老白干酒方面沒有直接回應這一觀點,只是提到,老白干酒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削減低檔白酒產品系列數量,強化原有中高檔產品,同時推出千元級白酒單品“39度1915”,配合公司品牌發展戰略,精心打造衡水老白干酒的品牌形象,不斷地提升公司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