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早間,貴州茅臺正式公布了最新業績。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66億元,同比增長31.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07億元,同比增長38.93%。
此前,茅臺剛剛披露的年報顯示,2017年全年,公司的營業收入以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9.81%、61.97%。
在去年一季度,茅臺的營業收入以及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則分別為33.24%和25.24%。
從這看,不管是對比去年全年,還是環比去年一季度同期,茅臺目前的營業收入增速出現放緩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剛剛公布的這份業績報是在基于茅臺酒提價基礎之上的。去年年底,茅臺宣布將于2018年起適當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為18%,飛天茅臺出廠價提高至969元/瓶,這也是公司五年來首次上調出廠價。
但為何如今提價了,茅臺的業績沒有相應水漲船高呢?目前報表顯示,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茅臺酒今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57.65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7.49%。
按照茅臺酒標準的一斤裝出廠價969元/瓶、一噸2124瓶來算,據記者粗略估算,今年一季度,公司投到市場中的茅臺酒約7659.98噸。
值得提及的是,今年2月2日,茅臺集團在茅臺酒市場工作會議上曾表態稱,為抓好春節期間茅臺酒的價格穩定和市場供應,集團要求所有經銷商必須把庫存的茅臺酒全部投放市場,近期進貨的市場投放率不能低于90%。同時,茅臺銷售公司在春節前需保證7000噸以上的茅臺酒供應量。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記者猜測稱,茅臺一季度業績增速放緩,或跟廠家控制投放量有關。“茅臺目前在擴大產能,但也需要五年以后才能放量,這也是茅臺的工藝所決定的。”
在業績增速放緩的同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茅臺的“蓄水池”預收賬款錄得131.72億元,較去年年底減少了12.57億元,同時較去年一季度同期環比減少了58.16億元。
有不愿具名的茅臺江蘇經銷商對記者分析說,“預收款減少主要是因為茅臺現在不讓經銷商提前打款。去年的狗年茅臺生肖酒基本就沒這么發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并沒有把去年第四季度18%的提價體現出來。”
該經銷商進一步說, 2018年計劃出酒量2.8萬噸,實質比去年有所減少,這跟五年前的基酒產量小有一定關聯,目前茅臺酒利潤要維持增長的話,或要依賴于提價。
該經銷商進一步透露稱,今年進入4月份后,線上天貓、京東、蘇寧官方網店均顯示缺貨狀態,同時,云商App下單后也沒有經銷商出來接單。
在一季度營收增速收窄的同時,今年以來,在A股資本市場上,資金爆炒白酒股的局面有所降溫。整個白酒板塊指數年內累計跌幅6.92%。而茅臺股價累計跌幅也在5.01%。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茅臺的股東總數為9.94萬戶,較去年年底的8.50萬戶增加了1.44萬戶,而股東戶數增加,某種程度顯示持股籌碼分散。另外,同花順數據顯示,基金也在“撤退”,基金持股數量從截至去年期末的4987.20萬股減少至今年一季度報告期內的4487.93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