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夜間,珠江啤酒發布2018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7億元,同比增長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5.67萬元,同比增長47.21%。但值得注意的是,珠江啤酒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254.9萬元,較去年同期大跌1041.68%。這意味著珠江啤酒主營業務的盈利狀況仍不盡如人意。
此前發布的2017年年報中,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億元,其中來自非經常性損益的金額為1.51億元,占凈利潤的比例為81.65%,非經常性損益的比重之高也引來了深交所的注意。對此珠江啤酒回應稱,2017年非經常性損益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6605.77萬元,主要是公司廣州總部搬遷土地征儲補償款3750.13萬元。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金額為8249.57萬元,是募集資金理財產生的收益。因此2017年非經常性損益占比雖較高,但不影響公司未來持續盈利。事實上,盡管珠江啤酒2018年一季報中,仍有政府補助1681.7萬,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收益3575.8萬。
從2017年的業績情況看,珠江啤酒盡管主營業務盈利占比較小,但仍處于增長態勢。2017年啤酒銷售120.99萬噸,同比微增4.12%,其中高端產品的銷量提升了10%。近幾年,珠江啤酒高端產品的表現持續上揚,2015年到2017年,企業高檔啤酒的銷量分別為29.12萬噸、33.54萬噸、40.51萬噸,收入分別約為12.37億元、13.75億元、15.81億元,增速分別為2.97%、15.18%和22.78%。有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國內啤酒行業產品價格長期處于低位,隨著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產品是存在價格上升空間的,也正是基于此諸多啤酒企業都希望朝中高端產品發力。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宣傳推廣成本的提升,以及面對進口啤酒競爭時,相應的差異化產品研發及營銷費用的產生,這會直接對啤酒企業的利潤產生影響?梢哉f,國產啤酒想要分享中高端產品接受度提高所帶來的紅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