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巨無霸級央企中糧旗下酒類板塊相關的公司陸續發布了財報,兩家上市公司,一個是白酒業務板塊的中國食品,旗下長城葡萄酒和中糧名莊薈酒業,另一個是曲線并購的白酒知名品牌“酒鬼酒”。
01、中糧酒類板塊交出的最新成績單
中國食品的財報顯示,2016年,旗下酒業板塊共實現銷售收入25.0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22億),實現利潤1.1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768萬),按照人民幣口徑來計算,收入增長16.1%,利潤同比增長25.7%。
其中“長城”品牌銷“量”下滑9%銷售額增長6%,而進口酒業務的中糧名莊薈猛增147%至4億元人民幣。也就意味著長城葡萄酒的銷售額大約18億元。國產葡萄酒依舊是市場的主導,但是按照趨勢,主導地位很難保住了。
白酒方面,酒鬼酒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6.55億同比增8.92%。今天,酒鬼酒發布了2017年一季報,報告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1.82億元,同比增長8.63%,凈利潤3702萬,同比大增31%。
照此推算,2016年,中糧酒類板塊實現營收28.55億。在酒行業,處于中等水平,甚至與很多區域白酒企業水平相當,與張裕2016年的差距也不小,2016年,張裕實現的銷售額為47億,其中葡萄酒37億,余下為白蘭地等。
但是中糧的酒類板塊業務毫無疑問是酒業最全的:橫跨白酒、國產葡萄酒、進口酒、以及黃酒。
02、中糧內部的酒業大整合
2016年年底,中糧將旗下分散在各個分布的酒類業務進行了大幅度的整合。所有酒類相關的業務全部劃歸到“中糧酒業”平臺。此舉不僅僅解決了酒板塊的分散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酒板塊在中糧內部的地位。
據悉,按照規劃,中糧酒業與地產、金融等板塊并列,成為中糧旗下的18路軍之一。更早之前,中糧以1元的價格轉讓了所持的君頂酒莊。至此,中糧完成了酒業板塊的大整合,由江國金出任董事長。
按照這種規劃,中糧內部的酒業板塊由一人主抓,將可以有效的發揮各大品牌在渠道和組織上的協同性。
此后,中糧酒業也對旗下的品牌,特別是銷售額占比最高的長城葡萄酒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03、長城葡萄酒的改革:品牌重新定位,聚焦大單品
公告顯示,中糧酒業對長城進行了重新的品牌定位,核心策略是聚焦大單品長城五星。并且通過“提高出廠價,取代低端產品銷售、中高端戰略單品上市等舉措,主動優化產品結構”。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城葡萄酒銷量下滑9%,但銷售額增6%。為此,中糧多花費了8500萬元的廣告費用支出。這是實力,當然,換個角度看,也是魄力,沒有投入,不聚焦大單品,長城估計也很難解決產品分散,沒有大單品的歷史頑疾。
按照規劃,2017年,在產品策略上,公司將繼續打造大單品,繼續優化產品結構,在品牌策略上,圍繞“國事”進行傳播,渠道策略上,進一步下沉、渠道扁平化和廠商一體化。
公司認為,雖然國產葡萄酒仍然是主導,但進口葡萄酒在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