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部大環境影響,2014年上市白酒企業總體業績繼續承壓,但貴州茅臺帶來的利好消息,則給深陷于“寒冬期”白酒行業帶來一絲暖意。
20日晚,貴州茅臺發布了2014年全年及201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2014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和凈利均雙增長,同時2015年一季度不僅延續了去年的增長態勢,更實現了營收、凈利潤、預收賬款等重要財務指標的高增長。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茅臺銷售的全面回暖,其在高端白酒市場的占有率將會進一步提升,而行業分化也有可能會日益加劇,如果其它白酒繼續任由這種形勢發展,不采取有力的對策,很可能會在此輪行業調整中,被茅臺遠遠的甩在后面。
率先回暖 走出調整
根據貴州茅臺的業績報告顯示,2014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315.73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53.49億元,同比微增1.41%;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54.51億元,同比增長0.45%。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 金流量凈額為126.32億元,同比減少0.8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為31.96元/股。
伴隨著業績的出爐,貴州茅臺也給股東們發出了大紅包。公司表示,擬對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紅股1股,每10股派發新近紅利43.74元(含稅),共分配利潤51.09億元,而剩余部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
業內普遍認為,從數據上看,經過兩年多調整的貴州茅臺已經從最困難的時期走出來。而貴州茅臺2015年一季度業績則進一步落實了這一猜測。
貴州茅臺公布的2015年一季報也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44億元,同比增長14.69%;實現凈利潤43.65億元,同比增長 17.99%;基本每股收益3.82元。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白酒企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財務指標預收賬款,在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的預收賬款同比增 長了近九成,說明經銷商對茅臺打款的積極性相比去年有所提高。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的預收賬款金額為27.91億元,去年同期為14.76億 元,同比增長89.09%。
事實上,對于貴州茅臺的業績表現,市場早有預期。在今年春節期間,市場上曾傳出茅臺酒斷貨的消息,而對于一季度業績表現,在茅臺高管層看來是比較滿意的,其中系列酒的增幅超過100%。
白酒行業營銷專家指出,茅臺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恢復,經過調整后達到最好的經營狀態,開始第二階段的增長。憑借這一輪調整的正確應對,茅臺已經成功獨 霸800元以上高檔酒市場,其市占率、品牌力都達到了最好的狀態;同時,本輪調整中,茅臺成功由政務市場切換到穩定的商務、個人市場,公司份額有望繼續提 升。
行業分化或將加劇
但貴州茅臺的靚麗業績僅是個例,并非普遍現象。據了解,除沱牌舍得和順鑫農業凈利處于增長狀態外,其他酒企均報出不同程度的凈利下跌或業績虧損,而且與2013年相比,多數酒企的凈利降幅普遍擴大。
目前已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中,酒鬼酒凈利降幅最大,達165.72%,較2013年的107.4%降幅明顯增多。瀘州老窖和汾酒凈利下降均超過六成, 前者凈利降幅從2013年的21.69%擴大至2014年的74.41%。另一白酒巨頭五糧液凈利僅有58.35億元,下降26.81%,而這一水平僅相 當于2012年凈利潤的一半左右,尚不及2011年的61.57億元。
與這四家公司相比,洋河、青青稞酒、衡水老白干和今世緣凈利下滑均在20%以下,其中,青青稞酒與今世緣的凈利由增轉降。
另外,還有水井坊、皇臺酒業等三家酒企報出虧損業績,水井坊報出虧損4億—4.3億元。綜合各家酒企的解釋,高端酒消費低迷,中低端酒競爭日趨激烈導致了業績不佳。
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主筆兼食品工作室主任王先知表示,限制“三公消費”之后,整個高端白酒的份額萎縮三分之一左右,中低端白酒的銷量在增加,具體到高端白酒品牌上,貴州茅臺的銷售已經走出困境,市場占有率在擴大,而五糧液、瀘州老窖1573、水井坊等高端白酒卻至今沒有走出低谷。
“未來可以預期的是,隨著茅臺銷售的全面回暖,其在高端白酒市場的占有率將會進一步提升,如果其他高端白酒繼續任由這種形勢發展,不采取有力的對策,很可能會在此輪行業調整中,被茅臺遠遠的甩在后面。”王先知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