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凈賺超15億元的口子窖,正面臨業務上的兩大隱憂:增速下滑和經營性現金流銳減。省內市場空間有限,公司投入多年的全國化戰略能否再造增長引擎?
業務增速下滑
4月18日,口子窖(603589.SH)披露2018年報,再次展示了這個區域高端白酒小巨頭的“強悍”。
營業收入42.69億元,同比增長18.50%,歸屬凈利潤15.33億元,同比增長37.62%。
綜合毛利率74.29%,較2017年提升1.36個百分點,貢獻絕大部分業績的高檔白酒板塊毛利率75.67%,較2017年提升0.56個百分點。凈利率35.91%,較2017年提升4.99個百分點。
但是,口子窖2018年業務增速同比大幅下滑。2017年,口子窖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7.29%和42.15%。
同樣在4月18日,口子窖披露了2019年一季報,其業務增速出現進一步下滑:營業收入13.62億元,同比增長8.97%,歸屬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增長21.43%。
口子窖業務增速下滑但凈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在于,公司在高端化路上一騎絕塵。
2018年,公司高檔白酒的營業收入40.60億元,同比增長21.67%,中低檔白酒營業收入1.62億元,同比下降23.58%。高檔白酒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96.16%,2015年-2017年,這一比例分別為:89.72%、91.73%、94.03%。
除了業務增速下滑,口子窖的另一隱憂,乃是貫穿2018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減退。
2018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1.60億元。這是公司自2011年披露財務數據以來,經營性現金流最差的一個季度。全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11.20億元,較2017年下滑28.63%。
苦戰全國化
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白酒品牌,口子窖深知,安徽市場容量有限,且競爭激烈。在公司重點布局的百元大單品區間,省內的古井貢酒(000596.SZ)、迎駕貢酒(603198.SH),隔壁省的洋河股份(002304.SZ),一片混戰。
要想持續增長,必須全國化。
平穩渡過白酒行業調整期、完成原始積累的口子窖,在全國化戰略上不遺余力。
從公司持續提高全國性廣告投入占比上可以看出這一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另外,從不同市場的毛利率來看,公司在價格上更傾向于全國性市場。
2018年,口子窖在安徽省內市場的毛利率為75.18%,在省外市場的毛利率為69.53%。
不過,從業績表現來看,口子窖的全國化戰略開展并不順利。
自有公開數據以來,口子窖在全國市場節節退縮。2012年,公司在省外市場的銷售達到9.65億元,此后不斷下滑。2017年觸底反彈同比增長11.03%,2018年則繼續穩步回升——營業收入6.62億元,同比增長27.87%,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5.51%。
省外市場企穩背后,除了公司持續的高額全國性廣告投放,還有對經銷商的調整。
此前,口子窖的全國化戰略高舉高打,在省外拓展200多家經銷商,與省內經銷商數量相當,卻只能完成公司一成的業績。
2016年以來,公司大刀闊斧裁撤省外經銷商,3年時間“優化”了一半,省外市場終于迎來轉機。
管理層減持
對于口子窖來說,2018年是按部就班的一年,公司繼續推進高端化、繼續拓展省外市場,然后把賺來的錢大規模投入到理財中。
2018年,公司券商理財、銀行理財、信托理財發生額合計25.96億元,其中自有資金發生額21.16億元,募集資金發生額4.8億元,獲得理財收益8364.82萬元。
2018年下半年開始,口子窖管理層的減持行動,引起了市場關注。
2018年6月29日起,口子窖上市3年期滿,限售股全部解禁。8月16日,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劉安省及其一致行動人孫朋東、張國強、趙杰和仲繼華披露減持計劃,擬減持合計590萬股。
口子窖原本也是國資控股企業,后經過多次資本運作,成為自然人徐進(持股18.26%)劉安省(持股12.91%)控制的企業。徐進為口子窖董事長、總經理,劉安省歷任口子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現任口子窖監事會主席。
根據中國經濟網的報道,2002年口子窖前身口子股份成立時,劉安省出資266萬元,持股4%,其中249 萬元來源于有關部門的獎勵款;徐進出資199.5 萬元,持股3%,其中166萬元來源于獎勵款;口子股份最后一次國有股轉讓給自然人時,存在“先上車后買票”的情況,直到9年后才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
目前,口子窖管理層的第一輪減持已完成,劉安省套現近億元,其他幾位股東套現數千萬不等。
此前,高盛也通過投資口子窖獲利頗豐。2007年,高盛投入2.65億元參與口子窖股改,2016年開始減持,2017年清倉,凈賺43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