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沱牌舍得召開2016年度股東大會;蛟S是因為剛交出一份亮眼業績答卷,坐鎮現場的沱牌舍得高管雖嚴肅但不沉重。
此次股東大會還審議通過了沱牌舍得擬非公開發行的系列議案。該次非公開發行一旦落地,沱牌舍得將募資約18.39億元用于釀酒配套工程技改、營銷體系建設等項目。
沱牌舍得表示,下一步的重要動作是通過募投項目擴充成品酒包裝,突破生產后期限制并精耕區域市場。同時,將沱牌系列低端產品中規模小、銷售少的老產品清理完畢。“新舊交替是一個過程。對于公司來說,2017年仍然是調整與鞏固的一年。”沱牌舍得內部人士說道。
到場的多位分析師也對記者表示,沱牌舍得業績基本面向好,但其成長性仍需長期觀察。
釀酒配套工程技改仍是最大募投項目
3月23日下午,沱牌舍得在遂寧市柳樹鎮召開2016年度股東大會。甫一踏進這座小鎮,從路邊樹立的廣告牌,到街邊小店的主打商品,沱牌舍得的身影無處不在。
股東大會現場,來自各地的券商及基金分析師幾乎擠滿了不大的會議室。即使沱牌舍得在正常的議案審議環節后,另行安排了十分鐘的交流時間,分析師們依然在結束后將沱牌舍得副董事長劉力團團圍住,詢問營銷政策和經銷方案等問題。
會議現場,天洋控股實控人、沱牌舍得現任董事長周政和劉力明確表示了白酒產業在天洋控股版圖中的地位,“文化產業依然是天洋控股最核心的業務,但白酒產業依然不可或缺,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沱牌舍得回到它應有的行業地位”。
3月1日,受再融資新規影響不得不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的沱牌舍得發布修訂稿。該修訂稿顯示,沱牌舍得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746萬股,其中沱牌集團認購不超過4048萬股,公司控股股東天洋控股認購不超過2698萬股,沱牌舍得實控人持股份額從29.85%進一步上升至41.54%。
該方案在3月23日的股東大會上獲現場股東全票表決通過,一旦方案正式落地,沱牌舍得可募集資金約18.39億元,其中15.5億元用于釀酒配套工程技術改造項目,1.92億元用于建設營銷體系,剩余不足1億元將用于建設沱牌舍得酒文化體驗中心。相較調整前的非公開發行方案,募投項目未發生變更只是各投資規模出現了相應縮減。
與眾多募資進行技改意在擴大產能的酒企不同,沱牌舍得此次非公開發行中耗資最大的釀酒配套工程技改項目意在突破生產后期,即主要在自動化灌裝線等方面的限制。
沱牌舍得一位內部人士3月23日坦言,由于公司庫存基酒量已經達到10萬噸以上,賬面價值在19個億左右,且目前基酒產也較為充足。但由于之前沱牌舍得旗下品牌多,產品繁雜,后期包裝多以手工為主,嚴重限制了罐裝酒產能,所以斥資改造成品酒包裝環節。同時,推行自動化半自動化包裝加工也適宜于沱牌舍得近年來推行的大單品戰略。
該定增方案的調整,營銷體系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規模與投資總額大幅縮減,從10億元銳減至1.92億元。當提到該項目是否將面臨壓縮甚至取消時,劉力表示,“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是迫于新政規定,但公司對營銷的投入會進一步加大,同時控制投入比例”。
持續清理低檔老舊產品
記者瀏覽沱牌舍得2016年年報發現,雖然公司去年營收與凈利增長亮眼,但以舍得為代表的中高檔系列酒與以沱牌為代表的低端產品之間分化卻越來越明顯。
其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沱牌舍得酒類產品共實現營收12.37億元,其中中高檔酒實現營收10.5億,占前者的85%,同比上漲45.2%。其低檔酒僅錄得營收1.86億元左右,同比下跌21.81%。
同時,沱牌舍得中高端酒毛利率水平在2016年達到71.66%,而其低檔酒的毛利水平僅有27.77%。
具體到舍得與沱牌兩個品牌中,前者的生產量與銷售量相比上年均呈激增態勢,而后者則呈反向下滑。沱牌舍得在公告及3月23日現場均表示,低端產品的營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全面停止客戶定制、逐步淘汰沱牌老產品所致,“這就直接影響了一個多億的收入”。
但毋庸置疑的是,以舍得酒為代表的次高端系列產品已經成為拉動沱牌舍得增長的主要動力。2017年,沱牌舍得的白酒業務收入目標定在20個億左右,其中60%至70%將由舍得系列貢獻。
沱牌舍得前述內部人士表示,依然將堅持以沱牌與舍得為代表的雙品牌戰略,逐漸形成舍得聚焦高端、沱牌主打大眾的產品結構。“雖然近年來舍得為公司的業績增長做出了主要貢獻,但沱牌舍得以沱牌酒起家,這一塊我們也不可能放棄”,沱牌舍得證代周建表示。
沱牌舍得清理沱牌酒子產品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止。
“過去沱牌系列的老產品有三百到四百種品種規格,其中銷售規模小的在2017年將被全部砍掉,并逐步用去年開發的沱牌系列新產品替換舊產品。但新舊更替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周建如是說。
同時,沱牌舍得亦以近年來眾多酒企主打的精細化營銷作為主要的營銷策略。其具體體現在將營銷人員聚集在華北、東北等重點區域市場,亦在前述區域市場展開重點招商。
沱牌舍得中高端產品是否將隨行業回暖逐步上調價格?對此,沱牌舍得方面表示,目前公司仍以300至500元價位的次高端產品為主,無論是調價還是推出高端產品都需審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