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2日舉行“進口酒大時代——大平臺的力量”高峰論壇上,中糧集團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表示,我國正在進入一個個性需求和品質需求的消費時代,單一產品致勝的時代已是過去式,巨大的大眾消費市場潛力呼喚大品牌、大平臺、大模式與之匹配。
李士祎稱,中糧將抓住進口酒市場變革機遇,未來兩年內計劃開店1000家,完成1000家經銷商開發目標,實現10億銷售額,實現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兩翼齊飛”。
進口葡萄酒將迎5到10年快速增長期
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進口葡萄酒5.8億升,比上一年增加42.4%,創歷史新高;價值166.1億元,增長21.9%。 來自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的數據則顯示,去年我國啤酒進口總量達到5.38億升,同比增長59.17%;進口總額達到5.74億美元,同比增長42.5%,創造了歷史記錄。
“去年進口葡萄酒重回井噴期,今年將開啟5到10年的快速增長期,每年將保持在20%以上高速增長。” 李士祎預計,“小、散、亂”雖然還是中國進口葡萄酒的現狀,但隨著國內消費增長升級,未來3年內,將出現四五個500萬瓶以上的進口葡萄酒規;瘑纹。與此同時,市場還會出現數個銷售額超10億元的大運營商,優質品牌將逐步向大運營商集中。
李士祎認為,在進口酒市場大變局中,單一產品致勝的時代已成過去,巨大的大眾消費市場潛力呼喚大品牌、大平臺、大模式與之相匹配。這一消費新需求只有專業的平臺化公司才能滿足,中糧名莊薈的快速成長與整體消費趨勢不無關系。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糧名莊薈在上游構建“世界酒類全品全明星版圖”,推行品牌化運作;在下游推行五大商業模式,構建精細化渠道網絡,2015年度進口葡萄酒銷售突破500萬瓶。
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將“兩翼齊飛”
今年成都春糖會上,中糧名莊薈提出的“世界酒類全品全明星版圖”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落地行動。此前中糧名莊薈的運營策略是領軍進口葡萄酒,如今調整為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兩翼齊飛”,目標是在上游構建世界酒類全品全明星版圖。
中糧名莊薈“全明星戰隊”首發陣容于3月22日正式亮相。西班牙菲斯特 “寶地”、法國香檳 “妮可”等7大國際知名品牌與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戰略簽約,成為其進口葡萄酒隊伍中的新成員。
李士祎表示,中糧名莊薈下一步將進口啤酒作為重點推廣品類,引進蘭德博格啤酒集團DAB大奔啤酒、Warsteiner王世皇冠、獅子亨利、莫拉塔公牛啤酒等多個品牌。中糧名莊薈的戰略目標是成為進口啤酒的第一運營商,為此專門成立了德國啤酒推廣聯盟,并創立 “Let’s beer”作為其進口啤酒業務供應鏈平臺商號。
據李士祎透露,除了發力進口啤酒之外,中糧名莊薈也開始入手烈酒品牌,佐餐類的進口食品也計劃陸續補充。
未來兩年內實現10億銷售額
談及企業愿景時,李士祎表示,中糧名莊薈要把全球美酒都帶到中國來,讓中國消費者都喝上世界各地的進口酒好產品,讓中糧名莊薈的品牌成為全球美酒的代言符號。
為此,中糧名莊薈構建了進口酒全渠道營銷體系。截至2015年底,中糧1000“E+名莊薈”連鎖模式下新增旗艦店105家,覆蓋了全國23個省份。500優商工程新覆蓋地級市約157個。2015年中糧名莊薈簽約山東區域龍頭酒廠景芝和河南大商云飛酒業兩大平臺商,計劃三年再開放五個省份共建區域運營平臺。
“互聯網已經成為中糧名莊薈重要銷售渠道,中糧名莊薈將提升‘互聯網+’能力,我們有足夠的產品線可以做到互聯網渠道和傳統渠道分產品運作,將為互聯網渠道定向引進更多的大牌”,李士祎表示,“預計互聯網渠道銷售未來會占中糧名莊薈整體的三分之一”。
“2015年是中糧名莊薈的基礎年,我們著力在產品體系和團隊建設上,2016年是中糧名莊薈的開拓年,我們要在市場渠道開發和消費服務體系上付出更多努力。”李士祎如是表示。
據介紹,2016年中糧“E+名莊薈”計劃開店數量目標為300家,預計年底將達500家,兩年時間達到1000家。2017年底前,中糧名莊薈擬完成1000家經銷商開發目標,分別運作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的重點品牌,屆時中糧名莊薈的目標為實現10億銷售額,成為進口酒領域龍頭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