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新春的鞭炮聲漸行漸遠,被茅臺提上政治高度的春節穩價行動也平穩著陸。
根據市場反饋,北京、上海、廣東、湖南、內蒙古等地茅臺專賣店在春節期間都開展了茅臺酒優惠促銷活動,促銷價為1399元/瓶,相較于1499元/瓶的官方指導價降幅百元。降價促銷的同時,茅臺還針對部分違約哄抬價格的經銷商進行了處罰,同時加大了茅臺酒市場供應,多項措施并舉,茅臺酒非官方市場價格略有回落,普遍穩定在1600元~1800元,此前直逼2000元價格高點的上漲勢頭暫時得到抑制。
在這場穩價行動中,1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白酒行業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起到了關鍵作用。盡管有多方人士表示,此類會議屬于春節前監管部門的常規動作,然而無論是市場反應,或是茅臺自身,對這次會議的解讀都表現出了高度敏感。由此不難看出,盛名之下的茅臺,在政策和輿論的風吹草動面前,始終如臨深淵。
對茅臺而言,新一輪考驗很快就將到來。由于春節期間的市場狀況并非常態,茅臺酒當前的價格回調只是放量控價行為的短期效應。茅臺酒的供需緊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節日過后很可能會迎來新一輪上漲。
一面是市場需求推動茅臺酒價格不斷走高,一面是管理層和輿論針對茅臺酒價格上漲的不斷敲打,處于風暴中心的茅臺想要維護多方平衡,卻一次次地陷入兩難境地,該如何扭轉這一局面?
茅臺“自救”
或許茅臺已經找到了“自救”的途徑。
在1月31日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約談”之后,茅臺集團于2月2日緊急召開了一場茅臺酒市場工作會——這場會議被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定性為“關鍵時刻舉行的一次關鍵會議”。
這次會議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從“講政治”、“可持續發展”等十個高度闡述了穩定茅臺酒價格的重要性,同時強調了茅臺酒的定位是中產階層,系列酒則定位在小康人群,并表示“如果茅臺酒價格過高、貨源緊俏老百姓買不到酒,就會有替代品進入并取代”。
“講政治”的茅臺真打算無視不斷走高的消費需求放棄超高端白酒市場?顯然這有悖于經濟規律和商業本質。
在袁仁國關于茅臺酒定位的闡述中,似乎還有一些未盡之意。通過梳理近段時間茅臺的戰略布局可以發現,當前茅臺的產品定位已經悄然發生轉變,而茅臺從風暴中心突圍的轉機也正隱現其中。
2017年11月7日,貴州茅臺曾發布《關于2018年度茅臺酒銷售計劃的公告》稱,2018年茅臺酒銷售計劃為2.8萬噸以上。
緊接著在2017年12月28日舉行的茅臺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李保芳進一步表示,茅臺酒2018全年營銷計劃將按照2.8萬噸左右的總量來安排,但經銷商計劃將不增不減,增量部分主要用于調整結構,具體投放在海外市場、電商渠道、生肖紀念酒和高附加值產品等四個方面,并強調“原則一旦定下來,就不得隨意更改,更不能優親厚友、亂開口子”。
也就是說,在茅臺酒2018年銷售計劃中,2.8萬噸只是底線。再對比上一年情況來看,2017年茅臺酒銷售計劃為2.68萬噸,而據招商證券研報分析,茅臺酒2017年全年發貨量約在3.1萬噸,因此2018年茅臺酒的實際執行量極有可能會超過3.1萬噸,且提升空間較大。
計劃總量在增加,但經銷商計劃不增不減,增量部分主要用于調整結構,這意味著什么?
從增量部分的具體投放來看,盡管包括海外市場、電商渠道、生肖紀念酒和高附加值產品四個方面,但配額比重略有差異。
在茅臺的規劃中,2018年海外市場茅臺酒計劃將只增不減,爭取占比提高一至二個百分點。2017年茅臺酒在海外市場投放量為2000噸,在此基礎上的增量部分,對增量配額的占用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