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除了董事會外,水井坊內部調整也在同步進行。據相關媒體報道,2013年,共有53名高管離開水井坊,2014年3月,又有214名薪酬相對較高的中高層被“優化”掉。
烈酒龍頭的中國煩惱
對于2014年凈銷售額逾千億人民幣的帝亞吉歐而言,年銷售額不足5億元的水井坊對其的業績貢獻真是薄如刀片,在中國白酒市場遲遲不見回暖跡象的情況下,帝亞吉歐也在逐步減少對水井坊的投入。
1月29日,帝亞吉歐發布其2015上半財年(2014年7月至2014年年底)業績報告,凈銷售額為59億英鎊,凈銷售額及營業利潤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報告中,帝亞吉歐稱,就整個公司而言,2015上半財年營銷成本為8.96億英鎊(約合84.4億人民幣),同期減少了1%。其中,對中國水井坊的投入減少最多。
10年前,帝亞吉歐想要拿下水井坊時,似乎沒有料到在10年后有一場保殼硬仗要打。早在2005年底,帝亞吉歐瞄上了水井坊,開始以股權收購方式進行滲透;2006年12月,帝亞吉歐收購了水井坊第一大股東全興集團43%的股份,間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后來幾年間經過數輪收購后,2013年7月,帝亞吉歐100%控股水井坊大股東全興集團,從而間接成為水井坊的實際控制人。
據悉,帝亞吉歐完成收購后,一直堅持讓土生土長的水井坊走洋酒路線,特別是在產品的價格方面,要求水井坊高端品牌“元明清”系列白酒要走超高端路線,其價格遠遠高出被稱為國酒的茅臺,零售價達65999元。
“近兩年酒企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就連茅臺、五糧液的價格仍未完全站穩,水井坊的品牌力遠遠不及它們,賣得如此貴怎么讓消費者買賬?”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近兩年水井坊業績如此差,跟其堅持打造高端品牌,并且持續保價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2月5日,記者致電水井坊媒體負責人,不過直到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該負責人對于以上問題的任何回復。
在2013年和2014年連續虧損后,除非在2015年扭虧,否則水井坊將被強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