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臺集團官網公布了《關于部分媒體播放或登載假冒“貴州茅臺酒”虛假廣告的公開聲明》,對猖獗的茅臺貼牌酒痛下殺手,怒斥茅臺酒廠的貼牌商“誤導消費者錯以為其推銷產品是貴州茅臺酒,涉嫌虛假宣傳。至此,眾多茅臺的貼牌酒長久以來打“干爹”耳光的廣告被“干爹”茅臺集團勒令停播。否則,茅臺“將依法采取有效手段,追究相應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侵權責任”。
一線酒遭遇貼牌陣痛
除了茅臺,五糧液也遭受過同樣的困擾。張先生聽到電臺廣播后給記者來電咨詢:“他們在賣五糧液,原來買一瓶五糧液的錢現在能買一箱!你說這事靠譜么?”據悉,由于相信購物廣告誤導,像張先生一樣把貼牌酒當正牌酒購買的不在少數。
“這些白酒巨頭苦惱的背后,實際上是貼牌模式帶來的陣痛:酒業環境不景氣,貼牌商的黃金日子不再,為了銷售額,不惜傷害‘干爹’總廠的品牌價值。”業內人士對記者說,“茅臺集團可生產貼牌產品的是集團旗下的技術開發公司、保健酒公司等子公司。這些產品應該跟茅臺集團有邊緣性關系,雖然不是假貨,但它只是貼牌產品,而他們的做法往往直接傷害的是53度飛天茅臺的價值與茅臺苦苦營造的品牌價值。”
為利益貼牌商打“干爹”臉
對于大多數的貼牌商來說,能在一個有品牌背書的企業之下,對品牌“自主”或者產品“自營”,這必然是件頗具成長性的生意?烧l都知道貼牌產品會傷害主品牌,但卻難以拒絕貼牌帶來的收入,特別是在現在這種行情不好的大環境之下。
“貼牌商與廠家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背后的利益博弈。一些以為拿到名酒的子品牌便能為所欲為的貼牌商,會在這個時候尋找一些‘另類的銷路’。”一位五糧液經銷商對記者說道。由此引發了茅臺集團與貼牌商之間的大戰。
記者了解到,一些貼牌商在廣告中直接聲稱:“原價一兩千元的茅臺酒現在只需一二百元”“正品的貴州茅臺集團的酒”甚至找來一個人扮演“茅臺集團的經理”。這耳光一掌一掌著實打在“干爹”茅臺集團臉上。茅臺為打造品牌價值投入的數以億計的廣告就讓貼牌商輕輕丟進幾粒老鼠屎給毀了。
業內質疑茅臺掌控能力
此次聲明稱,茅臺集團是企業集團名稱,依法不能從事經營活動,也不允許以其直接作為商品名稱使用,如茅臺集團某某酒等類似產品名稱。稱此事“不僅事關貴州茅臺的聲譽,也有涉相關法律的尊嚴。”甚至當消費者需要維權時茅臺會協助和支持。“一個企業的內部爭端,打到這個份上已經很難看了。”濟南一經銷商說,“這場鬧劇讓人嚴重懷疑茅臺對自己貼牌產品的掌控能力。連公開發布的廣告都無法掌握,怎么把控酒的質量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