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集團的長遠打算
茅臺有更長遠的打算。如果借飛天茅臺這一大單品的熱銷,將經銷商手中超過60%的計劃量放至線上監管銷售并取得消費者數據搭建新零售渠道,那么日后在做旗另外59個品牌406款產品的營銷時,也可減少對傳統經銷商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5日,貴州茅臺召開董事會會議通過了兩項議案,其中第一項就是有關上市公司為使用茅臺“云商平臺”支付年度服務費的議案。
具體內容為上市公司使用茅臺集團公司控股的“茅臺集團物聯網云商平臺”需每年支付平臺服務費。2017年度按交易額3%預計將支付服務費約人民幣2.4億元。2018和2019年度服務費率計劃將分別不超過交易額的2.5%和2.0%。
在公告中記者了解到,茅臺云商平臺前6大股東仍是茅臺系公司:茅臺集團控股的35%,茅臺股份公司控股的25%,習酒公司控股3%,技術開發公司、保健酒公司、昌黎葡萄酒公司分別控股1%,而這些股東旗下,擁有包括習酒、保健酒在內的更多茅臺就團旗下酒品牌。
“茅臺公司用飛天茅臺這款超級大單品帶動整個茅臺集團的產品銷售,包括茅臺系列酒、習酒、保健酒等等,如果茅臺能夠線上60%,也就是茅臺借助飛天茅臺這一單品率先實現了中國酒水電商化和扁平化,渠道的銷售場所不再掌握渠道手上。”蔡學飛說。
不過,陳林卻認為,目前在線上買到茅臺酒的真實消費者寥寥無幾,因為官網、天貓、蘇寧云商基本都是軟件黨的天下,茅臺云商上反黃牛系統也只是管控了重復地址和多此刷單,并不直接對ID進行管理”。
對于經銷商的“爆料”,茅臺電商公司相關人士1月11日則對記者回應,茅臺電商對用戶ID做出了明確的限制、限購措施,電商自有異常用戶識別模型中,通過限制單個ID下單次數,一個ID對應的多個維度進行了相關的管控。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茅臺電商公司運用了包括阿里WAF蟻盾、騰訊天御及茅臺電商自有異常用戶識別模型,覆蓋了機器、貓池、社交、故意偽造等多個方面,對用戶下單前進行了嚴格的甄別篩選,且與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對接,就黃牛炒單現象進行打擊。2017年直接攔截黃牛用戶48.7萬人,預約攔截黃牛用戶7.3萬人,關閉異常訂單5.32萬筆。雙十二期間投放的超過20萬瓶茅臺,也共計有8.7萬名黃牛被識別并攔截。
蔡學飛則認為,現在云商實現的銷售,實際上還是茅臺炒酒客或是茅臺經銷商為主,因為目前的茅臺消費者很多還沒有養成網絡購酒的習慣,消費者對網絡銷售平臺的信任度仍比較低。不過之后,這樣的情況不會大面積發生。“茅臺現在漲價了,下一步或將是規劃線上線下的價差。而隨著茅臺扁平化的進程,消費者教育逐步完成,消費者透過互聯網購酒的意識和動力會越來越足。即使茅臺酒未來依然還是透過傳統渠道銷售,只要茅臺能夠控制云商的流量,應該說茅臺控制產品價格和包括出貨渠道的戰略還是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