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
時間:1979年
地點:遼寧
上榜酒品:八大名酒(新八大)
貴州茅臺酒,四川瀘州老窖特曲,四川劍南春,山西汾酒,四川宜賓五糧液,江蘇洋河大曲,貴州懂酒,安徽古井貢酒。
西鳳和全興大曲因為香型報送問題,失誤落選,而洋河大曲和劍南春一躍而上,邁入名酒行列。
「第四屆」
時間:1984年
地點:山西
上榜酒品:十三大名酒
貴州茅臺酒,四川瀘州老窖特曲,陜西西鳳西鳳酒,山西汾酒,四川宜賓五糧液,全興大曲,貴州懂酒,安徽古井貢酒,四川劍南春,江蘇洋河大曲,特制黃鶴樓,雙溝大曲,郎酒。
此前的八大名酒無懸念蟬聯名酒,西鳳和全興重新進入名酒陣營;與它們一同進入的,還有雙溝大曲、黃鶴樓酒和郎酒。它們一起并稱為“十三大名酒”。
「第五屆」
時間:1989年
地點:安徽
上榜酒品:十七大名酒
貴州茅臺酒,四川瀘州老窖特曲,陜西西鳳西鳳酒,山西汾酒,四川宜賓五糧液,全興大曲,貴州懂酒,安徽古井貢酒,四川劍南春,江蘇洋河大曲,特制黃鶴樓,雙溝大曲,郎酒,宋河糧液,寶豐酒,武陵酒,沱牌曲酒。
此前的十三大名酒照樣是無壓力進入名酒行列,這次則增加了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這些酒則被稱為“十七大名酒”。
第二屆到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對名酒的評審,也主要是從“酒體風格、工藝個性、香型品質、文化傳承”這4方面來衡量,因為在當時的市場體制下,所謂“科技進步、行業標桿、社會責任”等都無從考量,尤其是“銷售額”方面,人們考慮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