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起泡酒(Sparkling Wine)應該是另一類備受歡迎的葡萄酒了,相信賽車手拼命搖晃香檳(Champagne)直至其源源不斷噴出的畫面是許多人對起泡酒最初的印象。那么這種神奇的葡萄酒為何富含氣泡?起泡的原理和我們平日里喝的碳酸飲料一樣嗎?起泡酒都是香檳嗎?疑問這么多,紅酒世界帶你輕松了解起泡酒的奧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起泡酒是怎樣煉成的?
沒有氣泡的起泡酒是沒有靈魂的,因此了解氣泡產生的過程尤為重要。與靜止葡萄酒不同,起泡酒需要歷經兩輪發酵,第一輪釀造干型基酒(Base Wine),產生酒精;第二輪則釋放二氧化碳氣體。
目前常見的起泡酒釀造方法有5種,分別是傳統法(Traditional Method)、轉移法(Transfer Method)、罐中發酵法(Tank Method)、阿斯蒂法(Asti Method)和加二氧化碳法(Carbonation)。
1. 傳統法
傳統法工序繁瑣,因此在傳統法下釀造的起泡酒檔次很高,氣泡十分細密,價格也不菲,比如法國的香檳和意大利的弗朗齊亞柯達起泡酒(Franciacorta)。
傳統法的釀造原理是讓基酒在特定的酒瓶中進行二次發酵,讓發酵后死亡的酵母(亦稱酒泥)與酒液進行長時間的接觸,在這個過程中,酒液的復雜度提升且帶有面包、餅干和烘烤的風味。接下來就需要人工倒轉酒瓶來使酒泥積累在瓶頸上,轉瓶結束后將瓶頸浸入冰冷的鹽水中可以使酒泥凍結,瓶中出現清澈的酒液。除去了酒泥,還需要用調味液(即酒液和糖分的混合液)將酒瓶加滿,在重新加塞之后,一瓶傳統法釀造的起泡酒就完成了。
2. 轉移法
轉移法的第二輪發酵也在瓶中進行,在此之前,轉移法的所有釀造步驟都與傳統法相同,差別就在于二次發酵后,所有酒液會在壓力下倒入密封罐,在罐中的酒泥沉淀被過濾掉之后,加入帶有糖分的混合液,最后再重新裝瓶。
轉移法可以生產出品質優良但比傳統法價格更低的起泡酒,且該種方式可以大批量釀制,因此品質和風格都趨于統一。
3. 罐中發酵法
罐中發酵法能夠保留基酒的風味,因此適合麝香(Muscat)和雷司令(Riesling)等芳香型品種的釀造。此種方法在密封罐內進行二次發酵,極大節約了生產成本,但與傳統法和轉移法相比,酒液不會與酒泥進行長時間的接觸,因此在壓力下裝瓶后的成酒往往只帶有原始的水果類芳香。
4. 阿斯蒂法
在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的阿斯蒂(Asti)產區,該方法主要用于釀造甜型果味起泡酒。在果實壓榨完成后,葡萄汁會被冷凍起來,在需要使用時加溫,并放入壓力罐中發酵,與其他起泡酒釀造方式不同的是,阿斯蒂法僅有一次酒精發酵。當發酵一直持續到酒精度約7%,壓力達到5-6個大氣壓時,發酵就會提前中斷,最后在壓力下進行過濾及裝瓶。
5. 加二氧化碳法
加二氧化碳法是所有起泡酒釀造方法中最簡單的,亦是所有方法中成本最低的。該方法將二氧化碳直接注入靜止的葡萄酒基酒,然后在壓力下裝瓶,雖然釀成的酒品質不高,但適用于想保留鮮明品種風味的起泡酒。
可以來一支澳大利亞的香檳嗎?
答案是不可以!澳大利亞也不存在香檳起泡酒,只有生產于法國香檳法定產區(Champagne AC)的起泡酒才能以“香檳”來命名。許多人還停留在香檳即等于起泡酒的誤區里,為避免出洋相,還是好好了解起泡酒都有哪些類型吧!
1. 法國
法國除了最著名的香檳起泡酒外,其他產區出產的起泡酒都叫做“Cremant”,常見的有阿爾薩斯起泡酒(Cremant d’Alsace)、勃艮第起泡酒(Cremant de Bourgogne)、盧瓦爾起泡酒(Cremant de Loire)和波爾多起泡酒(Cremant de Bordeaux)。
2. 意大利
阿斯蒂是源自意大利的非常親和易飲的起泡酒,其甜型和低酒精度的特質頗受女性青睞。除此之外,意大利釀造的起泡酒還包括普洛塞克(Prosecco)、藍布魯斯科(Lambrusco)和弗朗齊亞柯達起泡酒。
3. 西班牙
卡瓦(Cava)是西班牙最典型的起泡酒,使用傳統法釀造,價格卻比香檳低不少,可以說是親民版香檳。
4. 德國
德國出產的大多數起泡酒叫做塞克特(Sekt)起泡酒,品質由低至高可分為塞克特、德國塞克特(Deutscher Sekt)、優質德國塞克特(Sekt Bestimmter Anbaugebiete)和酒莊塞克特(Winzersekt)。
5. 新世界國家
除舊世界國家以外,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美國也出產優質的起泡酒,但這些起泡酒只在特定的產區進行釀造,沒有自己的專屬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