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的陳化是一門學門,除了收藏價值,又有深厚的文化研究價值,因此無論從感官的鑒評,還是從酒文化角度,都應該深入研究了解黃酒收藏的專業知識。
黃酒一般貯藏在陶壇、碳鋼(內刷防腐涂料)罐、不銹鋼罐等容器中,各種貯酒容器中又以陶質大壇貯存的酒質量最佳,不銹鋼罐貯酒質量稍次,碳鋼罐最差。原因在于陶壇的透氣性好,空氣中的氧能進入壇內,從而加速酒中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加速酸、醇間的酯化反應速度。此外,陶壇的良好透氣性也有利于黃酒中低沸點易揮發物質如乙醛等有害氣體逸出。
黃酒的貯藏年份,又叫黃酒的酒齡,是從酒灌入陶壇的這一刻算起的,國內規模較大的黃酒生產企業,如“會稽山”、“古越龍山”等,每年除了保證市場正常供應以外,都將相當數量的酒貯藏在專門的陳酒倉庫中繼續陳化,確保公司有足夠數量的陳酒。也有一些企業受相關條件的限制,從外面采購陳酒作為勾兌用基酒。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消費者也可以從生產廠家購買大壇酒自己貯存,只是要品嘗好酒可能得等待較長的時間,而且要有一個好的貯酒環境,如通風、陰涼、干燥等,并且,在貯酒過程中還要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時進行處理。
另外,好的黃酒如質量上乘的紹興酒可以貯藏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長時間,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酒質更臻完美,但也不是所有的黃酒都可經年貯藏而香愈馥、味愈醇、質愈佳。有些酒只能短時間貯藏,不能超過期限,否則只會越陳化酒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