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位于法國東部,這里受到來自南部的地中海氣候、東部的大陸性氣候和西部海洋帶來的海洋性氣候的三重影響,也因為葡萄園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到不同的微氣候影響,最終鑄就了勃艮第各個產區之間的微妙差異。
整體來看,勃艮第氣候溫和,清晨的陽光能幫助葡萄枝條渡過冬季霜凍的傷害。在夏季,陽光幫助藤蔓和果實快速成長,從4月到9月,日照時長約為1,300小時,以1981年到2010年間的數據來看,夏季7月和8月的平均氣溫為20度。年均降雨量為700mm,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時常刮起的北風有助于調節葡萄園的濕度。葡萄藤大多種植在山坡上,海拔一般介于200至500米之間。坡上的葡萄藤享受著更充裕的陽光,藤蔓得以健康生長,同時東向的山坡也有效阻擋了來自遙遠西部海洋的水汽。
由于勃艮第特殊的微氣候,每一年不同的天氣情況會對葡萄酒的風格帶來直接影響,那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最近10年勃艮第的天氣情況。
2018年——豐滿、醇厚
目前,2018年份的葡萄酒已開始陸續上市,2018年整體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年份,這一年的酒款大多風格豐滿、醇厚,非常成熟,相對適合較早飲用。對比2016、2017和2018,這三個年份的生長季非常相似,生長季初期同樣受到霜凍威脅,但2018遭受的損失沒有前兩個年份那么嚴重。2018年份的夏季更熱、更為干燥,較少受到病蟲害威脅,直到采收,干燥炎熱的天氣始終是主旋律。
2017年——經典年份
總體來說,2017年出品葡萄酒的品質保持在好到很好的水平,葡萄酒的產量非常不錯,成酒的風格十分經典,夜丘(Cote de Nuits)的表現要好于伯恩丘(Cote de Beaune)。不像2012、2013、2014、2016年份那樣,酒款的品質與氣候表現直接掛鉤,2017年酒款質量表現與種植者的關系更為密切,對于那些及時進行綠色采收以控制產量、采取更多措施幫助葡萄成熟的酒農來說,其回報頗豐。1月、2月氣候干燥,3月溫暖,月底的降雨滋潤了葡萄園,4月溫暖的天氣依然延續,不少葡萄藤提前發芽。但4月底,葡萄園遭遇了與2016年相似的寒流襲擊。隨后,5月、6月天氣轉暖,葡萄正常生長,花期只有3天,但可預見果實產量將非常豐厚。
溫暖的天氣一直持續到7月,7月中下旬有一些暴雨侵襲了熱夫雷-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南部和莫雷-圣丹尼(Morey-Saint-Denis)北部,尤其是洛奇特級園(Clos de la Roche Grand Cru)。7月底葡萄開始進入轉色期,8月天氣干燥,一些年輕的葡萄藤表現出缺水的癥狀,但整體情況良好,好天氣一直持續到9月,葡萄采收從9月初陸續開始。這一年的葡萄顆粒飽滿,出汁率比較高,所以最終酒款的風格會顯得淡雅。
2016年——低產高質
這一年產量確實很低,但葡萄酒表現卻著實精彩。2016年最重大的事件無疑是春季的霜凍影響:溫度低,面積廣,馬沙內(Marsannay)、菲克桑(Fixin)、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伏舊(Vougeot)、弗拉熱-伊瑟索(Flagey-Echezeaux)和夜圣喬治(Nuits-Saint-Georges)都受到了明顯的霜凍影響,只有莫雷-圣丹尼和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ee)受到影響較小。當然受災面積也不會平均分布在各個村莊內,比如受災較為嚴重的香波-慕西尼,其南部和中部葡萄園的受災情況比北部地塊嚴重得多。
2016年的整體天氣狀況是,1月到7月潮濕多雨,7月中下旬以后天氣一直保持在完美狀態。這一年不僅僅霜凍災害導致葡萄減產,6月中旬花期的溫熱多雨,也導致坐果不均,大小果明顯,7月冰雹再次侵襲,產量進一步受挫。2016年份的后半部卻讓人喜笑顏開,從7月14日開始,完美氣候占據主旋律,大多數葡萄農都把采收日期延后了2-3周,以期待僅剩的一點點葡萄能夠完美成熟。
2015——凝練、濃縮
對于勃艮第來說,2015是卓越非凡的一年,很多種植者認為這一年與2005年份相似,但2015年份產量更低,酒款風味更加濃縮;也有人覺得2015年份的風格與1990年更加類似,但毫無疑問2005和1990都是勃艮第頂尖的年份。
2015年份的葡萄酒口感豐富,充滿力量,輪廓清晰,同時又有多汁的酸度支撐起酒體。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容易被炎熱年份掩蓋的風土特征,在這一年也得到很好的呈現。簡而言之,這一年份的葡萄酒值得耐心等待。
冬季氣候溫和、潮濕,土壤為接下來的干熱夏季儲滿了水分,6月的降雨只有不到100毫米,而8月的降雨只有30毫米多一點,這對于健康茁壯的葡萄藤來說足以度過干熱的夏季,但對于年輕的葡萄藤卻有些艱難。令人慶幸的是,采收前幾周的天氣比2003年和2009年要涼爽,這讓葡萄保存了良好的酸度。最終的結果是產量偏低,但果實質量非常高。
2014——經典年份
這一年對于酒農來說并不輕松,但酒款風格非常經典。對于夜丘的葡萄酒來說,它們沒有2009和2012年酒款表現得那般豐滿、誘人;2014年生長季與2008年類似,但最終收獲的果實比2008年更加成熟。
2014年春季溫暖、干燥,葡萄藤發芽較早,同時花期提前,但隨后問題頻發。6月28日的冰雹襲擊伯恩丘,給沃爾奈(Volnay)、,(Pommard)、默爾索(Meursault)和伯恩(Beaune)內的葡萄園帶來巨大傷害,這與2012年和2013類似。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和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在此次冰雹災害中受到影響較小,夜丘只有很少一部分葡萄園遭到破壞。另外,除了7月份偶有的幾天炎熱天氣,2014年的夏季以濕冷為主基調,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8月上旬。葡萄果實出奇地鮮少受到疾病侵染,成熟均勻,速率緩慢。
8月中旬往后,一直到9月中旬采收,天氣一直保持了干熱的狀態,這為2014年追回了很多分數。
2013——輕盈、優雅
2013年是一個擁有較長的生長季、富有挑戰性的年份,酒款單寧相對輕盈,酸度清新,酒體優雅,風味新鮮,可能它的陳年潛力不及2008,但香氣強度更勝一籌。
濕冷的天氣是春季的主旋律,5月降雨量是往年的2倍,生長周期被推遲,6月天氣依然如此,濕冷依然是主旋律,花期受到影響,葡萄減產。7月天氣有所好轉,但7月23日的冰雹,讓伯恩丘的部分葡萄園遭受了破壞。8月氣候炎熱、潮濕,9月天氣涼爽,采收季到10月才正式開始。這一年伯恩丘的沃爾奈表現不錯,夜丘的香波-慕西尼出品的葡萄酒充滿魅力。酒款整體以精細的結構、純粹的果味見長。
2012——時來運轉的年份
如果只看2012年份生長季的描述,可能人們會覺得這一年將會是噩夢般的存在,但對于勃艮第來說,一個陽光明媚的9月拯救整個年份的橋段時常上演,2012年便是如此如此。這一年產量很低,根據多家酒莊的反饋,總體產量在每公頃1,800L到3,000L之間,當然整個產區酒款的質量也不平衡,有一些表現一般,另一些卻表現得分外華美。
2012年春季寒冷、潮濕,也有霜凍出現,但沒有引發惡性的后果。持續的降雨導致花期艱難,部分產區的整個花期持續了一個月。6月6日整個產區普遍遭到冰雹襲擊,但因為正值花期初期,直接影響并不明顯,但對施行有機種植和生物動力法耕種的酒莊造成的影響則較為明顯。7月下旬迎來了整年最熱的時期,由于此前冰雹導致葡萄藤枝葉脫落,加上種植者也采取了疏葉措施來改善通風,高溫和陽光直射加速了裸露在外的葡萄果實的成熟進程。8月在經歷了1號的冰雹天氣之后,氣溫繼續上升,少量依然掛在葡萄藤上的果實成熟速度驚人,9月中旬采收開始。這一年,葡萄產量極低,沃爾奈部分酒莊的果實損失率甚至高達75%。由于特殊的生長季,結出的果實顆粒很小,風味濃縮。這一年來自夜丘的紅葡萄酒通常表現出結構緊致、風味濃縮的特點,值得陳年。
2011——風格清爽、果味純粹
這一年份同樣充滿挑戰,出品的紅葡萄酒酒體相對輕盈,風格清爽,香氣芬芳,果味純粹。
春季溫暖,花期提前,這種天氣一直持續到5月底,眼看著一個提前采收的年份就要到來。這時候天氣再一次上演戲劇性的變化,初夏天氣涼爽,到了6月底氣溫猛升,高溫曬傷了部分果串,而到了7月,氣溫甚至比4月還要涼爽,7月12號有部分冰雹襲擊伯恩丘南部。7月底氣溫再次扭轉,直至整個8月都很溫暖,過高的溫度和暴雨甚至延緩了葡萄的成熟,8月底伯恩丘的一些酒莊就開始采收了。整體來看,這一年份葡萄可以成熟,但成熟度并不均勻,由于葡萄皮中帶有的單寧較少,一些酒莊在發酵時使用更多的梗,以增加酒款結構。部分酒莊認為這一年與2007年類似,但比2007年更多幾分風味和酒體。
2010——充滿挑戰
這一年的天氣同樣并不友好,生長季充滿不確定性,但減產和溫暖的9月,讓這一年葡萄酒的品質峰回路轉。酒款風格通透、純凈,是一個經典的勃艮第年份。
2009年底嚴酷的霜凍凍傷了不少葡萄藤,并不良好的花期使得這一年份進一步減產,并為成熟不均留下隱患。初夏潮濕,陽光并不充足,8月氣候更加濕冷,葡萄園里的工作異常繁重。9月氣候轉暖,有一些冰雹影響了伯恩丘南部,但2010年皮厚果小的黑皮諾(Pinot Noir)很好地抵御住了天氣的威脅。天氣一直保持溫暖,收獲季從9月的最后一周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初,這是一個有些棘手的收獲季,但通過分揀,可以收獲高品質的葡萄。
涼爽的夏季保持了酸度,較低的產量確保了掛在枝頭的果實能夠緩慢成熟。剛完成采收時,人們并沒發現這一年份的高品質,但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完成后,2010年份葡萄酒的品質逐漸顯現。雖然這一年份不像2009那么華美,但口感緊致、風格通透、架構堅實是這一年份的突出特征。夜丘的表現尤其精彩。
2009——完美成熟
2009年是一個完美成熟的年份,酒款口感豐滿、成熟,個別酒款會缺少一些酸度。
春季炎熱,花期較早,7月中旬的暴風雨給葡萄園增加了一些額外工作。幸運的是,天氣很快回暖,從8月10日開始熱浪滾滾,這使得葡萄完美成熟。伯恩丘在恰當的時候迎來了一些降雨,紅葡萄品種在9月中旬開始采收,夜丘葡萄的采收稍晚,在9月末才開始。因為這一年溫暖的天氣,采收時間點顯得十分重要,如果稍遲就會損失很多酸度,2009年份有一些酒莊就碰到這個問題。有一些酒莊把這一年份與同樣溫暖且成熟的2005和1990年份作比較,不過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莊主則認為這一年更像是1959年,同樣是炎熱、成熟的年份,而且同樣擁有較低的酸度。2009年份各個產區的葡萄果實成熟均勻,是十分難得的一個年份。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對勃艮第近10年的年份特征以及酒款風格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在選購或者品鑒酒款時更多了幾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