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有著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傳承至今,仍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名酒雖好,但也時刻處于風口浪尖,所以,“被假冒”是常有的事!老汾酒,無論是其飲用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很高,所以造假者“有孔就入”。今天小編就專門講一下汾酒的真假鑒定!
各位,是不是左看又看,都看不出來端倪?其實,一真一假!從外觀上辨別酒的真假,關注點主要是集中在正背標和瓶蓋處。今天就從以下三個點,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瓶酒的區別:
壹
正標金質獎章
真品:金質獎章色彩鮮黃,圖案印刷立體感強、清晰;
假品:金質獎章色彩黯淡,圖案線條纖細,印刷模糊不規范。
PS:獎章是最不容易模仿的點之一,圖案較為復雜,且暗藏很多玄機,造假者容易在此出現漏洞,所以各位在實踐中要嚴格注意。
貳
正標巴拿馬獎章
真品:巴拿馬獎章色彩鮮黃,圖案印刷清晰、規范;
假品:獎章底色色彩黯淡,圖案墨色很重,個別位置有暈染。
叁
瓶蓋
真品:圖示處(古井亭)圖案清晰,畫面立體;
假品:圖示處圖案模糊,墨色很重,有暈染。
PS:雖然用肉眼看上去,很小的一個標識,但暗藏玄機。真品的古井亭,轆轤都刻畫的惟妙惟肖。
看來美好的杏花村里,也藏著這么多“故事”!大家購買老汾酒時,還需多加小心!
延伸閱讀:汾酒外觀演變圖鑒
杏花村地區一直盛產美酒。其盛酒的器具也形態各異。酒瓶上大都標有杏花村或者酒坊名稱的字樣。民國時期申明亭“汾酒”,大概也是我們能接觸到的最具歷史的“汾酒”了。
此期間主流瓶型為壓蓋啤酒瓶和扁平小瓶型,山西省專賣事業公司出品,酒標上有巴拿馬大獎章圖標。
1954年,酒廠改名為山西省榆次專區地方國營杏花村汾酒廠,汾酒取得出口權。出口汾酒使用“長城牌”,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銷售,瓶型有白瓷瓶、玻璃瓶型。
1958年,酒廠更為為山西省地方國營杏花村汾酒廠,頸標為專賣事業局專屬的“五星”標志。在此期間出現瓷瓶木塞酒。
“文革”期間生產的酒商標為“四新”,意為“立四新、破四舊”。
20世紀70年代,沿用20世紀60年代已經使用過的“古井亭”商標。在此期間的汾酒,除白瓷瓶之外,還有壓蓋玻璃瓶瓶型。
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不同藝術器型的白瓷汾酒及棕色瓷瓶汾酒,使用塑料蓋。玻璃瓶型汾酒的瓶蓋更換成短螺旋蓋。
1986年左右,玻璃瓶汾酒出現了粗瓶長旋蓋,該種粗瓶長旋蓋瓶型于1988年全面取代之前的瓶型,成為玻璃瓶的主流瓶型。
1992年,長旋蓋上出現噴碼。當下,汾酒的主流瓶型主要是青花瓷瓶以及長蓋玻瓶。
簡單概括,汾酒的外觀演變為注冊商標由“申明亭”到“四新牌”再到“古井亭“,瓶蓋由壓蓋到鋁蓋,出現金質獎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