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出去吃飯,朋友帶了一瓶酒,說“這可是一瓶好酒啊,你看,瓶底的凹槽那么深,瓶子那么重,不值1000塊也能值800塊了吧?”
結果呢,這是一瓶歐洲最低等級的VCE,網購價基本在50左右。一開始這朋友還不信,結果上網一查,真的是這個價,非常懊惱地說:“那么便宜的酒,裝那么重的瓶子干什么,騙人!凹槽還那么深~”
相信這位朋友的經歷你之前一定也遇到過,那么瓶底深的酒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瓶底的凹槽到底有什么學問。
凹槽的傳言
坊間關于凹槽的傳言一共有兩條:
1.凹槽越深就說明葡萄酒的質量越好。
2.凹槽越深,瓶內放酒空間越小,要裝下等量的酒,瓶子就要做得很大,酒也就越珍貴。
(左邊的凹槽較淺,右邊的凹槽較深)
這些傳言不能說都是錯的,因為他們確實反映一些葡萄酒的信息,但卻并非是正解。要想得到正解,我們慢慢往下看。
凹槽的由來
酒瓶的凹槽既然存在,那就說明它有存在的價值,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凹槽最大的作用就是存積酒內的沉淀物。
早期,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比較落后,葡萄酒在釀造完成后,會進行簡單的過濾,然后就會裝瓶。
正是因為這時采用的過濾技術極其簡單,所以葡萄酒過濾的并不徹底,就會容易產生酒渣。
時間一長,這些酒渣越來越多,最后全部在瓶底了。
此時人們發現使用帶有凹槽的酒瓶時,酒渣會自動沉淀在凹槽內,倒酒的時候也不會被倒出來,很好的起到了去除酒渣的效果。
從此以后,裝酒的酒瓶便都帶有凹槽了。
到了現在,過濾的技術也好了,大多數紅酒就不會有這種酒渣產生。
但是一些可以長時間的儲藏的酒依然會產生沉淀,這些酒都是酒質上好的產品,它們都是采用傳統手工釀造的佳釀。因而他們的酒瓶會做的凹槽很深,而且很重。漸漸的,人們就認為凹槽深、酒瓶重的酒就是好酒了。
有的酒廠就是看中這一點,所以把很便宜的酒灌倒凹槽深、酒瓶重的瓶子內,冒充好酒,賣出很高的價格,真的是名不副其實!
凹槽的作用
凹槽除了有積累沉淀物的作用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增加穩定性
凹槽的存在使瓶子底部形成了三角形,三角形是具有穩定性的,所以可以起到防摔的效果。由于葡萄酒的瓶身較高,有凹槽的酒瓶豎立放置的時候比較穩當,不容易歪倒。
此外,凹槽還會防止酒瓶爆炸。凹槽結構的瓶子結構非常牢靠,凹坑的曲線使瓶子底部的部分十分牢固,就像是香檳的酒瓶,它的凹洞就十分深。
增加客戶感受
侍酒師為客人倒酒時,有時會用大拇指扣緊凹槽,其余手指扶穩瓶身,這樣倒酒顯得更加專業和優雅,不過這樣拿酒瓶的方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紅酒禮儀訓練,否則后果就是瓶碎酒撒。
而且人們在觀察一款酒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將大拇指伸到凹槽中,這樣可以讓客戶更好感受酒瓶的信息,如同用手指感受到了葡萄酒一般。
關于瓶底凹槽,總結一句話就是:
瓶底深的葡萄酒,不一定是好酒;好酒,它的瓶底一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