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越飲越熱,水越喝越冷”你是不是一直靠著這個信念在冬天喝酒的……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喝酒御寒”這句話,F在聽來,也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喝酒御寒”可能是我們喝酒時聽到的最大謠言了,其實這種說法并!不!科!學!
- 喝酒取暖是一種認識誤區-
人們在喝完酒之后,身上確實有一種熱乎乎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是暫時的。
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加速肌體的代謝,釋放能量,所以我們會在喝酒之后感覺身體發熱。但等到酒精消散后,毛細血管不能及時收縮防止身體熱量散失,導致體溫下降,加重身體的寒冷感,出現“酒后寒”的現象。
- 喝酒御寒對老年人更為不利-
老年人對體溫變化不是很敏感,喝酒后引起他們的體溫中樞調節紊亂,更容易損傷其調溫功能。當然適量飲酒可以疏通經絡,但是通過飲酒御寒,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 冬天醉酒極傷身-
因為喝酒身體會發熱,所以很多人喝起酒來一口又一口,常常很難把握酒量。而大量飲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使人出現昏迷、神志不清等狀況,如果醉倒在室外的嚴寒中,輕則導致醉酒者感冒,嚴重則會有凍傷的危險。
- 適量飲酒對身體有益-
以上說到的那些,和冬天飲酒利于身體健康并不沖突。冬天適量飲酒,能夠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減緩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同時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對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的貫通作用。
專家建議,冬季每天飲酒量最好在50g以下,白酒最好控制在30g左右。
各位酒友們,冬天里喝酒御寒只是讓你體內的熱量短時間釋放出來,無法讓身體產生更多熱量,千萬不要再被“喝酒御寒”這個謠言套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