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白酒到底是糧食酒還是“勾兌酒”,如何辨別?網傳一杯蒸餾水就能搞定。將蒸餾水按照1:1的比例加入白酒中,如果變渾濁了,那就是糧食酒,反之則是勾兌酒。這樣的做法靠譜嗎?按照網傳方法,現代快報記者將蒸餾水分別倒入6種白酒中,結果發現只有2種出現渾濁狀態。實際上,這6種酒都是網傳視頻所指的糧食酒。記者的實驗反過來證明網傳實驗不太靠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白酒里加入蒸餾水,一招辨別糧食酒?
日前,一段加蒸餾水辨別糧食酒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一位男子面前擺了3種白酒,并將加熱的清水,按照1:1的比例倒入3種白酒所對應的酒杯里。不一會,搖晃酒杯后,其中兩種酒變濁了,另外一種酒并未發生變化。
白酒為什么會變渾濁?男子解釋稱,這種現象叫“酸脂分離”,是種物理現象。他表示,酒之所以聞起來香甜,就是因為里面有脂類物質,脂類物質溶入乙醇,但不溶于水。
所以,如果往酒里加水,出現酒體濁變,就說明酒是糧食酒;如果還是干凈透明的,就是假酒、化學酒、酒精酒。
男子還在視頻里表示,在中國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50度以上),50度以下的酒百分之百都是加水降度的。因為釀造降度太費時間,“(酒廠)根本來不及折騰那個,直接加水就好了”。
快報記者做實驗,6種白酒“2濁4清”
蒸餾水倒入白酒,真的能驗證白酒是否為糧食酒嗎?現代快報記者找來了6種不同品牌、產地、價格的白酒,并編上1-6號的編號。將準備好的蒸餾水,按照1:1的比例,分別倒入6個玻璃酒杯中。6種白酒中,3號和5號白酒明顯出現渾濁現象,其他4種白酒沒有變化。其實,這6瓶酒都是網傳視頻所指的“糧食酒”。
專家教你選白酒
是什么酒?
標簽上就能看出名堂
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吳定認為,網上的驗證方法說得不是很恰當,太籠統了。
吳定介紹,我國的白酒比較傳統的是固態發酵,最好的原料是高粱,其次是用大麥、小麥和豌豆等。1985年左右,國家釀酒協會就提出,像茅臺、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等名牌酒都是用糧食釀造。其他非名牌的白酒,考慮到太浪費,建議不用糧食。吳定介紹,這類酒多利用從國外引進的液態發酵,即用食用酒精來進行勾兌。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酒精勾兌酒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新工藝白酒,它又分為純液態法和固液結合法兩種生產方式。純液態法生產的白酒,是通過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香精、香料勾兌成的。而固液結合法生產的白酒,依然是以食用酒精為主體,但是加入少量糧食固態發酵的調味酒制成。
吳定介紹,液態法的優點是原料利用率高,成本比較低,缺點是風味成分稍微差一點。不過,吳定表示,液態發酵法是國家允許的,有相應的液態發酵標準。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選購白酒呢?吳定說,日常選購白酒,要學會看瓶身上的標簽。其實,每個白酒品種都有一個產品標準編號,根據這個標簽,就能知道這是什么類型的白酒了,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具體如下:
部分中國蒸餾酒標準
序號 產品標準 類別
1 GB/T 10781.1-2006 濃香型固態法白酒
2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固態法白酒
3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固態法白酒
4 GB/T 26760-2011 醬香型固態法白酒
5 GB/T 26761 小曲固態法白酒
6 GB/T 20821-2007 液態法白酒
7 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
備注 固液法白酒:30%固態法白酒+食用酒精+香精+水
注:尾數2006、2007等,是生產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