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是中國白酒的香型之一。醬香型白酒因工藝獨特、酒水品質高而深受酒友們的歡迎,世人皆知的茅臺酒就屬于醬香型白酒。其實除了茅臺之外,我國還有不少地方生產醬香酒,各地醬酒具備各自鮮明的特色。今天小酒瓶就給酒友們分享一下全國各地的那些醬香型白酒吧!
醬香酒不止有茅臺
川貴地區
川貴不只有茅臺,幾十年前還有不少老百姓認同的好醬酒。
四川郎酒:1904年,四川人鄧惠川在二郎灘開設了絮志酒坊,采用回沙工藝,釀“回沙郎酒”。1980年出版的《中國名酒志》是這樣評價郎酒的:“酒液色清透明,醬香純凈……口感似鮮果之甜潤酸爽,回味悠長,回香滿口……屬醬香型酒,但獨有的風格極為顯著”。這么高的評價,郎酒,建議您保留這種“獨特的風格”,真不必跟在茅臺后面妄自菲薄了。
貴州珍酒:1975年,“茅臺酒異地實驗”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嚴格按照茅臺酒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了10余年的茅臺酒異地試驗。八十年代,酒廠放棄了與茅臺酒沾邊的想法,另辟蹊徑,更名“珍酒”。異地茅臺雖然無法復制茅臺,卻產生了獨特的醬酒口感。
除郎酒、珍酒外,早期川貴還有老百姓耳熟能詳的醬香型白酒——習酒、懷酒、黔春、筑春、金壺春(俗稱貴州“三春”)。這些酒斬獲貴州名酒殊榮,有的曾列國家優質酒稱號,幾十年前,是人們心目中優質醬酒的代表。
東北地區
東北同樣出醬酒,六十年代的茅臺試點將茅臺工藝帶向全國,結合當地的地方特色,產生了獨特的醬香白酒風味:黑龍江省有東北第一家醬香型白酒龍濱酒、還有赫赫有名的北大倉。遼寧省的遼海老窖,不僅獲得國優酒榮譽,更被譽為“既含茅臺之香,又有獨特之道”。
華北地區
北京有被譽為“小茅臺”的“華都酒、燕嶺春”。北方原糧、水源以及氣候等諸多釀酒元素帶來與眾不同的風味,它們曾經獲得北京市名酒、金龍獎、輕工業部銀杯獎等多項殊榮。
同樣被譽為“北方小茅臺”的還有一款河北名酒——迎春酒,別小看這款酒,除了摘得歷屆省名酒稱號,它還蟬聯三屆全國評酒會中國優質酒獎,并在輕工部酒類評比大賽獲得銀杯獎,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名酒。
華中地區
河南的睢酒、湖北的云臺春(又被稱為湖北小茅臺),還有湖南的“武陵酒”,都是各具風格特色的醬香型白酒。這其中,武陵酒更是獲得中國名酒的最高殊榮,這款酒存世量少,至今在老酒市場都是難得買到的香餑餑。
華東地區
山東的賴茅、云門陳釀,江西的梅嶺酒,安徽的皖酒同樣在幾十年前的醬酒市場中絲毫不褪色,只可惜這些酒如今要么無跡可尋,要么改旗易幟換了香型,但這些酒一定還留在不少人美好的回憶里。
華南地區
誰說華南無好酒?不僅有好酒,而且還是好醬酒!上世紀七十年代,好學的廣東人到茅臺鎮學習,學藝后,廣東誕生了很有名氣的“三液”(吳川的梅鹿液、清遠的飛霞液、順德的鳳城液),其中尤以醬香型梅鹿液最有名氣,又被稱為“廣東茅臺”。品評過梅鹿液的老酒粉們說,梅鹿液既有貴州茅臺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獨特清香持久的優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醬香型白酒還有很多: 天津的蘆臺春、河北的山莊老酒、江蘇的梅蘭春、湖北的一柱觀酒、四川的潭酒、甘肅的濱河御液、山東古貝春的“東陽好酒”、貴州的夜郎窖、陜西的后稷茅香等等,由于篇幅所限,這里便不一一例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