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起泡酒的發明者,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法國香檳產區的Dom Pérignon唐佩里農修士(1638-1715)發明了起泡酒/香檳酒,這個說法流傳甚廣,但卻并非事實。
首先英國人就表示呵呵、堅決不買賬,并且搬出英國人的考究精神,用事實和數據來說話因為他們有英國人Christopher Merret(1614/5~1695)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表述,Christopher Merret是一位醫生兼科學家。這位仁兄涉獵廣泛,對釀酒顯然也興趣頗濃。
1662年,他在《Some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Ordering of Wines》一文中記載:釀酒師可以通過添加一定量的糖/糖漿、從而使葡萄酒產生氣泡的方法。
英國人說,這種方法和今天被稱為“香檳法/傳統法”的基本原理是一模一樣的!(添加小劑量的liqueur de tirage發酵液,引發瓶中二次發酵)
在休·約翰遜和杰西斯·羅賓遜合著的《世界葡萄酒地圖(第六版)》一書中寫到,“據說Merret曾教香檳區的人如何在瓶子里保留氣泡”
大家知道,這兩位大神級的葡萄酒作者,可都是英國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英國著名的起泡酒生產商Ridgeview,把Merret的名字印在頸標上,以示敬意
在英女王招待中國領導人的晚宴上,曾出現過Ridgeview Grosvenor Brut 2009年份起泡酒的身影
顯然,英國人是以Merret為驕傲的!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舊世界的葡萄酒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英國起泡酒和德國黑皮諾的崛起,可能是最為引人矚目的啦
說完英國人Merret,接下來是法國Limoux利慕產區常住法國南部的葡萄酒大師Matthew Stubbs曾斬釘截鐵地說:起泡酒于1531年起源于Limoux,這個時間比香檳區至少早了150年!
Matthew MW可不是空口無憑,因為下面兩項,在Limoux是有確鑿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的:
1、1531年,利慕附近的圣希萊爾修道院的本篤會修士發明了起泡酒
2、利慕地區的貴族“Sieurd’Arques”,曾用起泡酒“Flasksof Blanquette”慶祝了一場勝利
那么利慕的起泡酒是怎樣釀造的呢?答案是“Méthode Ancestrale鄉村法”
可以看到,在工藝上,“鄉村法”在殘糖未完全轉化成酒精之前裝瓶,從而引發瓶中二次發酵,而且二次發酵后不除渣、不補液,這個方法和今天的香檳法/傳統法還是有所不同的,但可以說是瓶內二次發酵法的前身
目前在Blanquettede Limoux法定產區的起泡酒,仍會使用這種方式釀酒。在法國西南產區和薩瓦產區,也可以見到。鄉村法釀造的起泡酒,通常氣泡較弱,并帶有殘渣
今天,來自利慕產區Sieurd’Arques酒莊的起泡酒,在酒標上標著大大的“1”字,以此告訴世人,利慕是世界上第一款起泡酒的產地,頸標上的“1531”,當然是第一瓶起泡酒出現的年份
看到這里,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經明了,不管英國人Merret記載的方法,Limoux的鄉村法,還是今天香檳區采用的一系列技術:瓶中二次發酵、酵母自溶、轉瓶、吐酒泥、加塞和瓶陳,這些技術絕不是某位大神一拍腦袋,靈光霎現,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而是和其它技術一樣,經過了無數人的創造、實踐、交流和改進,一步一步才得以實現
最后該說說修士Dom Pérignon唐佩里農(1638-1715)
文件記載,這位有“香檳之父”之稱的DomPérignon唐佩里農修士,在修道院工作數十載,釀造的都是靜止葡萄酒,在那個時代,香檳產區還是以生產靜止葡萄酒為主導的。但是因為地處法國北方,秋季較為寒冷,發酵時糖分往往無法全部轉換成酒精,裝瓶之后,就可能變成“時間炸彈”:
第二年春天到來,氣候回暖,酵母重新活躍開始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沖破瓶塞,甚至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損失巨大!
這種事情的發生,對酒莊來說是災難性的,因此,瓶中的再次發酵,對釀酒師來說是一個錯誤!Dom Pérignon唐佩里農修士當時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研究如何抑制和避免瓶中二次發酵的發生!
在那個時代,香檳產區和它南邊的鄰居勃艮第都生產靜止葡萄酒,兩者處于競爭的關系。這場漫長競爭的結果是香檳產區最終落敗,
于是只好另辟蹊徑、尋找它途,把目標鎖定在起泡酒上。到18世紀后,香檳產區的葡萄酒已經逐漸轉型到起泡酒了。
那么Dom Pérignon唐佩里農是怎樣成為“香檳之父”的?
到1929年大蕭條時期,香檳區的葡萄酒已經由靜止酒轉為起泡酒了,香檳產區最大的市場是美國,面對慘淡的市場銷售情況,香檳區的人想了很多的方法來應對。
其中就有人從故紙堆中,找到沉寂了多年的人物唐佩里農,發現他在釀酒技術上做出過很多重要的研究和貢獻:提倡低產,輕柔壓榨,使用軟木塞替代蘸油的麻繩,對葡萄品種的選擇和調配方法等。就這樣,唐佩里農成為了“The Chosen One”,
這位寂寂無聞了200多年的修士,被硬生生地華麗轉身,搖身一變,榮譽加身,成了香檳發明者,泡泡發明者,香檳守護神...
可謂家喻戶曉,紅得發紫,人生的戲劇性,莫過如此!誰說法國人Marketing不如美國?
如果有時光機,我會毫不猶豫地帶上一支Dom Pérignon,穿梭到這位大半生致力于消滅“泡泡”的修士面前,對他說這瓶有數億泡泡的酒,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要不要了解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