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葡萄酒組織為此下了定義,以新鮮葡萄果或汁進行酒精發酵后獲得的飲料,而其酒精濃度不能低于8.5°。葡萄酒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桃紅葡萄酒三類,大部份葡萄酒以釀酒葡萄制成,釀酒葡萄比一般食用葡萄小亦更甜,而葡萄藤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結出葡萄,北半球收成于八月到十月、南半球收成于二到四月。
產于氣候較冷地區的葡萄酒會較酸、產于氣候較曖地區的葡萄酒則圓熟。葡萄酒有用單一葡萄品種(如 黑皮諾 Pinot Noir),或多葡萄品種(如 波爾多混調 Bordeaux Blend) 釀成的酒種,瓶上年份是葡萄收成的年份,沒寫年份則是由數次收成混釀而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葡萄酒有什么成分?
內含一千種物質,比較重要的有三百多種。水占了80%以上,其次是酒精在10% 至13%之間,其余成份按量為甘油、酸、酚類、礦物質、糖、胺基酸、揮發酸、其他醇類、糖醇及可能存在極少量亞硫酸鹽
葡萄酒fact check!
– 一瓶750ml標準葡萄酒能夠分出5酒杯葡萄酒 (150ml的標準侍酒量)
– 干型葡萄酒 (dry) 或 甜型葡萄酒 (sweet) 的定義乃照殘留糖分的含量為參考,可細分為全干型、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亦有劃分 「不多于 4g/l 即為干型 」的簡單做法
– 葡萄酒的糖分來葡萄果糖,發酵過程決定多少糖分化為酒精,于發酵器皿中加入酒精至15% 或降低其溫度都會令酵母菌不再發酵糖分,以控制干型、甜型葡萄酒的生產
– 卡路里(Calorie)與酒精濃度(ABV, alcohol by volume)成正比:
10% ABV 含 460 Cal
11.5% ABV 含 600 Cal
12.5% 至 13.5% ABV 含 750 Cal
14% ABV 含 820 Cal
21% ABV 含 1440 Cal
– 葡萄酒入口后感受唾液分泌,當分泌變多是個簡單方法得知酸度,加上單寧干澀的存在會令你更明白干的口感,直接嗜嗜用完的茶包,就是同樣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