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人類古老的酒精飲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啤酒以大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歷史來源
6000多年前,居住在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用大麥芽釀制成了最原始的啤酒,不過那時的啤酒并沒有過多的泡沫。
大約在3000年前,波斯一帶的人學會了制作啤酒,而且他們還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獻給農耕女神。公元前2000多年前,啤酒在古巴比倫人中得到了普及,他們用啤酒來招待客人。那時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注意到了啤酒的價值,紛紛用啤酒制作藥物。歐洲希臘人也非常熱愛喝啤酒,他們從埃及人那里學會了釀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紀時,啤酒傳遍了整個北歐。啤酒種類開始變得豐富,其中英國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釀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較有名的一種。英國出現的一種黑啤酒也非常有名,與現代的黑啤酒已經很相似。公元1世紀,愛爾蘭人自行釀制出了一種跟現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6世紀,巴伐利亞公國大公威廉四世發布德國 啤酒純酒法 規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麥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時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19世紀,人們開始對啤酒進行低溫后熟的處理,就是這一發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20世紀,俄羅斯技師首次在中國哈爾濱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國人開始喝上了啤酒。陸續的,英國人和德國人又在中國建了英德啤酒廠,至此,啤酒正式引入中國。
啤酒名稱的由來
“啤酒”的名稱是由外文的諧音譯過來的,有人根據國外對啤酒的稱呼如德國、荷蘭稱“Bier”;英國稱“Beer”;法國稱“Biere”;意大利稱“Birre”;羅馬尼亞稱“Berea”等等,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于是譯成中文“啤”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譯時用了“啤酒”一詞,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