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剛接觸葡萄酒的朋友會問:怎么一會兒“五大名莊”,一會兒又“八大名莊”,到底是哪些酒莊?
看哥最新收的五大名莊!
“五大名莊”之說從何而來?
時間回到1851年。
1851年,英國在倫敦水晶宮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盛況空前,大英帝國的先進工業產品大放異彩。
這讓老對手法國人受不了,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決定于1855年在巴黎也舉辦世博會。
葡萄酒作為國寶級的農產品,肩負皇命。于是,波爾多經紀人聯合會將最好的酒莊分為了五個等級,列作名單上呈。
其中一級莊有四席:拉菲莊、拉圖莊、瑪歌莊和奧比昂莊。在1973年,二級莊的木桐酒莊升級為與拉菲、拉圖平起平坐的一等酒莊,自此便奠定了一級莊五個席位的格局,至今未變,人們習慣性的將這些一級莊統稱為“波爾多五大名莊”。
1855分級剛出現時,并沒有引起酒莊的關注,結果名單被送到巴黎后,卻引起軒然大波。
世博會結束以后,波爾多商會收到了如潮般的抱怨,有的酒莊因落選而憤怒,有的酒莊因被低估而抗議,但此時木已成舟,分級不容再改寫。從此以后,1855分級作為首個受到官方認可的波爾多葡萄酒分級制度,影響力日漸擴大,最終成為了一座難以撼動的里程碑。
“八大名莊”又是什么來頭?
關于八大名莊,倒要說清楚……
“波爾多五大名莊”有官方的分級,和歷史事件作為依據。
但“八大名莊”只是民間約定俗成的說法,并無任何分級或者官方為其背書,而且范圍還囊括了波爾多右岸。
“波爾多八大名莊”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拉菲莊、拉圖莊、木桐莊、瑪歌莊和奧比昂莊外,還增加了波爾多右岸的柏圖斯、歐頌莊和白馬莊,三者皆是右岸的頂級名莊,品質不輸梅多克1855分級中的五大一級莊,為了給這三個酒莊“正名”,人們索性將其同“五大名莊”合并,統稱為“波爾多八大名莊”。
分級,只是一場商業陰謀?
1855年,分級體系的高明之處在于,它并不禁止市場給予優質葡萄酒一個更合理的商業價值。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這張古老的分級表已經成為整個波爾多葡萄酒的助推器。別國葡萄酒也有品質極好的,但名莊分級觀念已然深入人心。
波爾多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農產品拿出來定級的,當時排名的時候,當然是看酒的好壞,但除此之外,就是看當時誰有權力,誰影響力大,就可以把自己排在前面。
當時拉菲拉圖瑪歌等名莊地域比較廣,歷史比較久遠,家族實力雄厚,具備了絕對優勢。其實,凡是能進入評級的,從質量上、口味上都是非常好的。它們的差別只是細微的變化。
隨著時間推移,酒莊在名錄上最初的排位,會與其后來表現出的真實水平產生差異,這種現象在19世紀上半葉越來越多,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例如,某些低級別酒莊的葡萄酒品質較好,售價與高級酒莊相近。
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右岸,像柏圖斯、里鵬的售價比左岸一級莊還要貴,柏菲、白馬、歐頌幾乎與左岸一級莊價格持平。
當一款酒的品質和品牌形象足以超越或媲美高等級酒莊,消費者也同樣會買賬。
“八大名莊”風格
當然,八大名莊風格也各有不同。
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產區:波亞克
正牌產量:約20,000箱/年
葡萄品種:70%赤霞珠、25%梅洛、3%品麗珠、2%味而多
國際均價:825歐/瓶(不含稅)
亮點:皇家指定用酒
拉菲古堡是紅酒中的頭牌,一直深得皇親國戚的推崇,據說在路易十五執政時期,便有醫生以拉菲莊的酒為藥,推薦給國王使用,路易十五飲用后容光煥發,首相馬雷夏·德·黎世留稱贊道:“拉菲莊的葡萄酒是萬能而美味的滋補飲料,可與奧林匹克山上眾神飲用的玉液瓊漿相媲美!”,而在1732-1733年之間,英國首相羅卜特·沃波爾(Robert Walpole)每三個月酒會購買一桶拉菲莊的酒。
風格:溫柔內斂
拉菲的釀酒風格通常是優雅輕盈,但較為內向。經典的正牌酒呈現出深厚飽滿的紫紅色,伴有鉛筆、利口酒的風味,混合著甘甜的加侖、梅子、雪松的香氣,酒體中等,有強烈的濃縮度、豐醇性和甘甜的單寧,極其優雅,優異年份的酒余味長達1分多鐘。
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
產區:波亞克
正牌產量:約33,000箱/年
葡萄品種:75%赤霞珠、20%梅洛、2-3%品麗珠、2-3%味而多
國際均價:710歐/瓶(不含稅)
亮點:水平最穩定的頂級名莊
拉圖是法國國寶級的酒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正值英法百年戰爭最激烈的時期,而拉圖碉堡式的的城堡實為塔樓,建在一個用來防御海盜入侵的軍事要塞。拉圖酒莊的酒向來以品質穩定著稱,不管年份優秀、平庸還是差勁,都能產出完美的酒,可以說是梅多克產區最優質的葡萄酒。
風格:雄壯陽剛
帕克說拉圖莊的酒“是世界上最濃縮、豐厚、單寧強勁的葡萄酒之一”,這些酒頑固緩慢的發展著,通常要經過20-25年的陳年,才會擺脫生澀單寧,發展出驚人的力量,帶著男性的陽剛,成熟后的它,擁有讓人嘆服的陳年香氣,伴隨著清新的核桃、皮革、黑加侖和礦物質之的風味,卻絲毫不會有沉重之感。
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Rothschild)
產區:波亞克
正牌產量:約30,000箱/年
葡萄品種:77%赤霞珠、梅洛12%、9%品麗珠、2%味而多
國際均價:549歐/瓶(不含稅)
亮點:開闊創新最時尚
木桐莊和拉菲莊的主人來自同一個家族,也是與時俱進的先鋒,1924年,菲利普男爵成為在酒莊中裝瓶的第一人,而以藝術家的作品作為酒標,也賺足了噱頭,同時菲利普男爵也是改變1855分級結果的第一人。
風格:陽光溫情
木桐莊的葡萄酒比較兩極化,在優秀的年份,能釀出強勁有力,酒香撩人的酒款,帶有咖啡烘焙、黑加侖、甘草、石墨和皮革的香氣,口感厚重,豐厚多汁,馥郁縈繞,單寧入口后有一種灼熱感,口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深沉,風格處于拉菲和拉圖之間,是溫潤的中間派;而據帕克所言,他自己也喝過為數不少不出彩的木桐莊葡萄酒,如1990、1980、1979...非常平庸,有辱一等酒莊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