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在一二三線品牌酒里,汾酒屬于很親民的品牌,雖然其有高大上的汾酒青花50,但在幾十元價位中,確實有不少適合大眾口糧的產品。之前說過的玻璃瓶出口汾酒便是其中一款,今天小酒瓶就給酒友們分享一位酒友品鑒出口汾和黃蓋汾的感受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此次酒友品鑒的出口汾為白瓷瓶出口汾酒,酒精度為53°,黃蓋汾為950ml的55°黃蓋汾酒。
倒酒聞香
出口汾
清香純正,面粉氣息、蜜香、青蘋果香、豌豆香很好協調。
黃蓋汾
酒香氣清香正,其是面粉氣息、蜜香和弱弱的青蘋果香及豌豆香的復合香。
入口品鑒
出口汾
此酒入口清爽,入口香氣有挺拔感,面粉氣息強勁,青蘋果香、豌豆香協調的恰到好處,其并不太弱讓酒體顯得單調,也不太強讓酒體顯得嬌艷。酒到中段收口,收口干凈,毫不拖泥帶水,酒體和香氣之間協調,并無頭重腳輕之感。整體此酒品質跟玻璃瓶出口汾酒一樣,其基本展現了汾酒清香的特點,品質明顯好于同價位傳統渠道單品,對比百元清香渠道產品也基本沒有壓力。
黃蓋汾
黃蓋汾酒入口醇偏甜,入口香氣有上揚感,但舌的兩邊有微微的刺辣感。酒到中段收口,此酒收口干凈,毫不拖泥帶水。整體此酒品質遜于出口汾酒,運用的應該是基礎較次的純糧酒勾調而成,因此酒體有刺辣感,酒體風味不夠飽滿,清香的簇擁感不夠。
從上面酒友的品鑒看來,“出口汾”的品質似乎是要高于“黃蓋汾”的表現的,品嘗過這兩款產品的酒友是否同意上面這位酒友的意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分享心得!
汾酒小知識分享:
汾酒釀造是選用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為原料,用大麥、豌豆制成的糖化發酵劑,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獨特釀造工藝。所釀成的酒,酒液瑩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綿、甜潤、醇厚、爽洌。釀酒師傅的悟性在釀造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制曲、發酵、蒸餾等就都是經驗性極強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