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瓶葡萄酒,卻有大大的學問,它包含著當地的風土、匠人的工藝以及酒精發酵時所發生的神奇反應。因此,一款酒中往往帶有許多的謎題,為什么它的顏色是紅的?為什么它會帶有玫瑰花的香氣?這些問題帶領著我們進一步思考,讓我們徜徉在葡萄酒的世界中,提高我們對葡萄酒的鑒賞水平。各位朋友一定曾舉杯觀察過葡萄酒,那么你可曾注意到酒淚的存在?又或者你知道酒淚是什么嗎?
1. 酒淚的含義
難道酒淚指的是葡萄酒的眼淚?葡萄酒真的會落淚嗎?其實,這只是人們給杯子內壁出現的那一圈圈液滴取的浪漫名字。斟好酒后,輕輕搖晃酒杯,讓酒液沿著杯壁均勻地轉圈。待停下后,酒液會以弧形或者條形紋沿著杯壁,慢慢地向下滑落,流回到杯中,細細的、長長的,既像細長的美腿,又像眼眶里溢出的淚水,因此,浪漫的法國人將其稱為“葡萄酒的眼淚”。傳統上,我們也將其稱之為“酒淚”、“酒腿”或者“掛杯”。
說起酒淚,可不要以為從杯壁上流下來的大股酒液都是酒淚。事實上,只有那些較為細密液體順著杯壁流下,滑落之后形成液滴,之后再滑落,再形成,這樣不斷移動的液體才能稱得上是酒淚,也就是搖杯后靜等一會兒從杯壁最高處緩慢流下來的細細的液滴。
2. 為什么會產生酒淚?
這種現象其實跟吉布斯-馬蘭戈尼效應(Gibbs-Marangoni Effect)有關。簡單地來說,輕搖酒杯后,葡萄酒會在酒杯內壁形成一層薄薄的液體膜。由于酒中的酒精容易揮發,這會影響液體膜表面的張力。酒精從液體膜處往外揮發,釋放出香氣,這一液體表面的張力就會失衡。在重力作用下,酒液又會沿著杯壁慢慢地流回到酒杯中,形成“酒淚”。
說到底,酒淚的產生其實是跟酒精揮發有關。如果你輕輕晃動尚未開封的葡萄酒,你會發現酒瓶上沒有酒淚的蹤跡,這是因為酒瓶是密閉的,自然不會產生揮發作用。
3. 酒淚現象反映酒精含量和紅酒的粘性強弱
由前文我們可了解到,酒精度越高,酒液揮發越快,那么酒的表面張力越大,在杯壁上的附著力也越強,酒淚越多,持續時間也越長。所以,如果要判斷一款酒酒精含量的高低,酒淚可以是一個推測的依據之一。
但通過酒淚來判斷酒精度并不是絕對準確的,因為酒淚的明顯程度跟酒杯所用材質、清洗方式和杯面是否清潔等都有關系。當然,還跟酒里其他物質有關,如糖和甘油,這兩者都會直接影響葡萄酒的黏度,影響酒淚流下來的速度。殘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淚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緩慢。因此,我們只能講從酒淚的含量和持續時間來預估酒精度,但不能確定它的高低,需要品嘗了酒才知道。
當然,除了判斷酒中的酒精度之外,我們也可從酒淚情況了解酒中甘油和糖的含量高低。
4. 酒淚越好,葡萄酒的品質越高?
這種說法其實不太合理。酒淚反映的是酒精、殘糖和甘油含量的高低,以及酒的粘著程度,并不能反映葡萄酒的整體品質。的確,酒淚越多,持續時間越長,我們可以推測酒精度高,殘糖含量高,但是,酒質的高低不是只取決于這些因素,而是取決于酒精、殘糖、甘油、單寧、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香氣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口感的豐郁性和均衡性,以及余味的持續性等眾多因素。因此,我們不能只通過觀看酒淚來判斷一款酒的優劣。
一般而言,好酒的掛杯度(也就是酒淚品質)一般是高的——好酒是會哭的;但掛杯度高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