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與健康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000年以前,在人類飲用葡萄酒之初,便是以健康和補充營養為目的的。
古希臘的神醫們就經常使用葡萄酒作為退燒、傷口消毒、利尿和滋補的藥物。中世紀的歐洲飲用葡萄酒盛地于皇室貴族,他們相信葡萄酒能醫治百病,更被教會宣稱為上帝的血液。
人們利用現代科技對葡萄酒的組成成分進行了科學研究,發現了葡萄酒的各種絕佳奧秘。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葡萄酒列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 減低肺癌機會
美國《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志與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報導內容分析了84,170名45至69歲男士吸煙、飲酒與癌癥的關系,他們針對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及烈酒對癌癥病患者的影響作研究,結果發現曾吸煙的人,若每日飲一杯紅葡萄酒,患肺癌的風險較不飲紅葡萄酒的男士低60%,但飲白葡萄酒卻沒有預防肺癌的功效。負責研究的專家Mr. Chun Chao博士指出,并非酒精可防癌,相信是紅葡萄酒的獨特成份,如白藜蘆醇(resveratrol)或類黃酮(flavonoids)等有助對抗肺癌。
-- 降低患腿部動脈疾病機會
美國伊斯雷爾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對5,635名志愿者進行了7年半的追蹤調查發現,每周飲酒1至13次的人,上年紀后患腿部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不喝酒的人低出 44% 。研究人員解釋,隨著人的年齡增加,腿部動脈血管會逐漸硬化,從而影響到腿、腳踝和足部的血液循環,導致腿部疼痛、燒灼感、手腳冰涼和皮膚變色等,而適當飲酒則可改善這些狀況。
-- 紓緩經痛
紅葡萄酒辛甘性溫,有溫陽補血及緩急止痛的功效,如氣滯血瘀型經痛病人適量飲用紅葡萄酒,能疏通經絡、擴張血管、平滑肌肉松弛,緩解經痛。因為紅葡萄酒內含物質可放松肌肉與血管,血管一放松,血流順暢,代謝自然變好,是紅葡萄酒具溫通作用的原因。其實,不只紅葡萄酒,像清酒、梅酒等,酒精濃度超過5%,都具有溫通作用,月經前一周起,每晚小酌半杯(100至150cc),也有助緩解經痛。紅葡萄酒更含有多種礦物質,如磷、鈣、鐵、鎂、銅等,還有抗氧化物﹕多酚及丹寧,有紓緩壓力、鎮定精神、消除疲勞、調理體質、改善膚質等等作用。
-- 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
專家認為,按酒精含量12%計算,每天不宜超過250毫升,否則會危害健康。而有的營養師更建議,每天飲酒量應控制在60毫升以下。一般酒杯容量約為150ml的,那么每次酌酒量為2/3杯,約100ml。
紅葡萄酒雖好,但也并非人人適合飲用,如有些人喝了后反而會引起頭痛。紅葡萄酒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除了酒精,還有紅葡萄酒中所含的一些特殊的生物胺會引起頭痛,它們是紅葡萄酒在釀制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物質。這些紅葡萄酒中所含的胺類物質除引起頭痛外,還會誘發高血壓、心跳加速,并可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另外,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紅葡萄酒對身體的刺激可能大于好處,盡量少飲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