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揭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序幕,激勵著后世無數出身微寒的人。我們不能簡單的根據一個人的出身去評價他,但是如果評價一款酒的話這個道理似乎有些行不通,甚至有酒友笑談“白酒需要講一講出身”。
出身決定起點但不決定終點
那么酒友口中所謂的“出身”指的是什么呢?這要從釀酒行業的“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糧為酒之肉”的說法講起了:糧食是釀酒的基礎、曲藥是釀酒的動力、水是酒的血脈。在糧食、水和曲藥共同作用下,才成就了白酒不同地域、不同香型、不同風格的特點和典型性。當然,酒的好壞和風格特點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酒品最終風味特征還會受到生產環境、工藝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提及一款酒的“出身”的話,水源和當地的自然環境是無法繞開的話題。
名酒需問“出身”:好山好水出好酒
大名鼎鼎的赤水河發源于云南鎮雄,自西向東流經滇、黔、川邊境,而后匯入長江,赤水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濕熱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為微生物群繁衍生息提供了絕佳條件,這條神奇的河流全長500公里,卻產出60%的中國名酒,最為著名的就是飛天茅臺酒,它醬香突出且香而不艷、幽雅細膩、回味悠長,很多酒友對它贊不絕口。
高端酒翹楚飛天茅臺
那么離開茅臺鎮它還會是茅臺嗎?1974年,有人做了一個大膽的實驗:在距離茅臺鎮僅有130公里的遵義北郊十字鋪一帶易地建廠。這里不僅地理環境跟茅臺鎮極為相似,更由茅臺原班技術人員帶來原廠的原料、輔料、生產設備,甚至把房梁上的灰塵一并帶上。
然而茅臺酒異地試制的研究異常艱辛:9個周期,63輪次,3000多次分析試驗,10多年漫長而艱辛的試驗,最終得到的成酒“接近茅臺水平,卻無法媲美”,后來取名珍酒。
假如說神奇的赤水河成就了名酒茅臺,那么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長江,則為川酒帶來了取之不竭的活水。從宜賓順流而下,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舍得、水井坊等,無不得益于長江水的滋養。
以五糧液舉例:五糧液的釀酒用水,是垂直深入岷江中心河道打入地下90多米深,通過400米隧道抽取富含礦物質的古河道水。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岷江水基本是雪山水融化,水質優良,這種水質釀造出來的五糧液自然受酒友青睞,這也就難怪酒友們評價52度五糧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入口甘綿,入喉凈爽了。
濃香典范五糧液
當今社會中深受年輕群體追捧的江小白也繞不開這個規律。釀造生產江小白的江記酒莊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白沙古鎮,白沙鎮位于長江上游,三峽庫區尾部,距四川瀘州75公里,距貴州赤水60公里,這為釀酒提供了理想的水源。
除了優質的水源,白沙鎮也為生產好酒提供了天然優勢:白沙鎮的土壤富含有助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江小白采用當地富硒土壤種植的紅皮糯高粱為單一原料,再以當地清洌軟水,在青石板窖池中純凈發酵,最終釀得清香純正的單純高粱酒。以此優質水源和地理環境為基礎,江小白憑借其輕口味、利口化的特點,及其入口伴有果香、花香,口感純凈、綿甜、清爽,飲后不上頭的優勢,迅速在消費者中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青春味覺盛宴!
清香新秀江小白
無獨有偶,清香型白酒另一代表——歷史悠久的山西杏花村汾酒產區就在方圓5600平方公里的郭莊泉巖溶水保護區內,郭莊泉在呂梁山與太岳山在霍州地區遠近聞名,水的PH值約7.3-7.6,水中的鍶、碘、鋅、鈣、鉬、鎂、鐵等元素含量高,也許這就是汾酒因其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的特點俘獲了一大批消費者的芳心的原因吧。
水為酒之血
水不僅是酒的主要成分之一,更是直接影響著白酒品質好壞重要因素之一:優質的水源不一定會產生好酒,但是好酒一定是優質水源生產的。水質不良會造成釀酒糟醅的發酵遲鈍、曲霉生長遲緩、等不良等狀況,同時會影響呈香物質的形成,影響酒體香氣,甚至還會造成白酒口味上的澀苦,出現異臭、變色、沉淀等現象。
美酒河赤水河
在這里小酒瓶要給各位酒友透露一個小知識:這些名酒釀酒所有的水并不直接取自它們所在的水域。因為在光照、氣壓、重力等物理因素以及人工的影像下,自然界中的水是含有各種各樣雜質的原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后,才能用來釀酒。
總而言之,優良的水質,以及由龐大水系造就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對釀酒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所以品鑒、評價白酒講一講“出身”還是很有必要的!最后還是要提醒酒友一下:判斷一款酒的優劣還是要綜合評判的,切記不可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