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酒標, 對剛接觸葡萄酒的朋友來說, 是一條一直無法跨越的鴻溝。面對眾多完全不知道所以然的名詞,再加上不同國家的語言,還未飲酒便已頭暈。全英文的酒標都還好,一旦遇到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又或者意大利文,便一籌莫展,閱讀酒標難道要學八國語言?
我很明白時間就是金錢,其實大家都只想學一招可以快速讀懂葡萄酒酒標的秘技。
葡萄酒酒標, wine label
傳授秘技之前,希望大家先記住兩點:
1、葡萄酒在飲落口之前,永遠都不知道具體味道如何;
2、味道好不好是一個極度主觀的感受。有人可能覺得奇怪,學習閱讀葡萄酒酒標就是想知道酒的味道或者品質如何。既然要飲過才知道,為何還要閱讀酒標?
舉個例子,假如你撿到我的護照,清楚知道我的名字、籍貫、出生日期、出生地、照騙,還有我去過什么地方等等,F在我問你,你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葡萄酒也一樣,閱讀葡萄酒酒標只可以對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如果妄想還未飲過那瓶酒,單憑酒標判斷自己會否喜歡,基本不太可能。而且一張葡萄酒酒標包含的信息有限,如果想深入了解那瓶酒,可能要黏一本書在酒瓶上。大家不要覺得無厘頭,還真有人這么做。
所以希望大家閱讀酒標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覺得自己肯定讀不懂,而且要有就算買了一瓶不喜歡的酒都無怨無悔的覺悟。高手都不一定能次次買中自己的心頭好,更何況普通的消費者。
葡萄酒酒標五大元素
1. 酒莊/生產商/品牌
閱讀酒標第一步要看的當然是品牌,如果你已經很熟悉某品牌,例如 奔富(Penfolds), 貝爾富特(Barefoot) 等等,你對那瓶酒的了解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當然我只是建議大家看看你是否已經認識那牌子,而不是比較品牌的知名度。葡萄酒的品牌數之不盡,遇到沒聽過的品牌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其實不必執著于品牌,先看一下自己是否認識,不認識就直接看下一個資訊。
2. 產區
產區可能是葡萄酒酒標上最重要的資訊。事實上很多葡萄酒專賣店都根據不同產區將葡萄酒分類陳列。看產區有一個非常實用的訣竅,一般產區越小、越深入,酒會越好,價錢也會越高。
假設香港是一個葡萄酒產區,品質由低至高應該是“中國”-“香港”-“港島”-“中西區”-“中環”。所以如果酒標上面的產區寫著“中國”,那一般就是最普通的餐酒。但如果深入到“中環”,通常就是比較好的級別。對應波爾多( Bordeaux) ,由低至高就是“法國(France)”-“波爾多(Bordeaux)”-“梅多克(Medoc)”-“波雅克(Pauillac)”,如此類推。
3. 葡萄品種
很多人都知道葡萄酒分新世界和舊世界,兩種風格在酒標上就能看出。有時你可能覺得奇怪,為什么某些酒標沒有標注葡萄品種。這是舊世界傳統釀造國家的一貫做法。它們崇尚地域風土,而且很多產區在法律上已經規定只可以種某幾款葡萄,也沒有標注的必要。
新世界則不同,沒有這么多硬性規定。如果酒標不清楚列明葡萄品種,消費者根本很難知道那是什么酒。
4. 年份
之后就要看年份,年份對于不同產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角色。最看重年份的產區非香檳莫屬。香檳區只會在最好的年份才會做年份香檳(Vintage Champagne),平時都是以無年份的混釀為主。
相反,同樣是起泡酒( sparkling wine),年份對于南非、紐西蘭等國家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因為這些地區每年氣候變化不大,再加上高新技術的幫助,幾乎年年都是好年份,年年都做 vintage sparkling wine,當然就沒有年份香檳這么矜貴。
5. 分級制度
前面講了那么多,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葡萄酒的等級,最好一眼就能看穿葡萄酒屬于什么級別。